一、国产大豆收购存在较多的变数
前期,在与广大东北豆农相恃中,多数油厂已认识到农民惜售心理较强,短时间内不可能瓦解,油厂要获取豆源适当提价已是必然,所以目前不少油厂已失去耐心,加入收购行列。各地油厂收购停滞已使其长时间无料而停产,造成近期豆油和豆粕价格的反弹也大乱其阵角。与进口大豆相比,压榨国产大豆目前尚有200-300元/吨的利润,而进口大豆压榨利润仅为100元/吨;而且近来美国豆农惜售严重,出口商已为组织豆源而发愁,巴拿马货轮运价也上涨,进口大豆困难在不断加大,使各油厂重新把采购重心转向国产大豆。而对于中小油厂来说,“抓住了大豆,就是抓住了市场”,收购热情则更高。据悉,目前在东北产区九三油脂、北京汇福、益海粮油等,无论东北当地,还是省外油厂都已经开始积极收购大豆,预期一周内将有大量大豆涌入关内,国内豆油将面临打压。
然而,东北铁路运输却是一向难于解决的瓶颈问题,在当前新产大豆急需外运之时,本来就落后的东北铁路还要承担玉米、煤炭等其它重要物资的繁重运输任务,后期大豆外运还可能给能源物资和春运让路,都决定了今后东北产区大豆外运也存在较多变数,油厂大豆供应将可能断断续续,直至影响正常的大豆压榨,这样国内豆油产量也时高时低,带动其价格不断发生波动。
二、进口大豆也不顺利
如前所述,目前美国豆农惜售严重,大豆运输成本不断提高而且船货也时常延误,进口大豆困难重重。日前,来自美国出口商的信息说,最近中国压榨厂可能将10月下旬装船的两船大豆推迟到11月,将2至5船美国大豆的船期推迟到年度或者回售,可能源于近期美湾到亚洲的海运费率大幅提高。市场分析员认为在国际船运费高涨的背景下,美湾大豆到中国的成本增加,将减缓中国的采购。照此发展下去,后期我国到港进口大豆将可能减少甚至中断,而目前巴拿马运段的紧张状况,也使发往中国的船只不断遭遇阻塞,同样会造成进口大豆到货的延误,后期我国进口大豆到货也极可能断断续续,国内豆油行情将因供应状况的时紧时缓而产生波动。
三、国际市场行情也不稳定
最新消息显示,中国采购大豆的延后,已对美盘行情产生较大的利空,上周五,美国中西部内陆市场上大豆现货基差报价大多下跌,在伊利诺斯,大豆基差报价也下跌了5美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11月大豆下跌4.5美分,报每蒲式耳505美分。有分析师认为,中国两船采购大豆的推迟可能是中国进口引擎减速的一个标志。CBOT大豆期价已经从季节性供给的炒作时期转入了需求特别是出口需求的主导时期,今后中国进口大豆采购和运输的顺利与否都将影响外盘走势。而且随着美国粮食仓储空间的吃紧,豆农将可能把大量大豆转而推入流通领域,CBOT行情还可能再次面临打压,由此国际大豆市场仍将延续震荡行情,国内大豆和豆油价格极有可能受其波动影响。
四、国内市场供需矛盾仍在加剧
目前,各地油厂正积极在东北主产区收购大豆,随着大量大豆的入厂,关内外各地油厂将相继开机。其次,预计11月份进口大豆到货将达230-240万吨,本月中下旬集中到货,国内豆油产量将迅速膨胀,近期内即可弥补市场豆油供应不足。另外,由于政策原因早在10月份前人们即已进口了大量的毛豆油,近来随着政策的松动,一些沿海口岸又开始有大量进口毛豆油到货,将进一步对国内豆油市场形成冲击。与国内供应大幅增长形成明显对照的是,国内豆油需求市场,由于前期数轮抢购市场采购已显疲软,不少地区甚至已经停滞,而且今后国内食用油整体市场仍处于较长的消费淡季。后期国内豆油市场供需矛盾还将进一步加剧,市场价格波动也再所难免。
总之,今后,不仅国内油厂豆源组织存在变数,国际市场行情也不稳定,而且国内豆油市场供需矛盾有进一步加剧的迹象,豆油市场较多的不稳定因素,将很快拖动豆油价格再次步入动荡行情,而且持续时间还可能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