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04年度我国油脂进口总量依然保持增长
在2003/04年度我国进口大豆数量出现下降的同时,食用油脂进口数量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加上进口油籽折油,该年度油脂油料年进口折油量依然呈现同比增加的局面。从进口来年,2003/04年度豆油进口量将达到270万至280万吨,明显超过2002/03年度的171万吨进口量的水平。2003/04年度棕榈油进口量将达到310万至320万吨,略大于2002/03年度进口量。从进口油籽折油的角度来看,在2003/04年度,我国大豆进口量预计达到1650万吨,折合豆油310万吨;油菜籽进口量为45万吨,折合菜油18万吨;另外,菜籽油进口量预计达到30万吨。因此,2003/04年度我国进口油籽折油及食用油进口总量将达到943万吨,将较2002/03年度进口油籽折油及食用油进口总量881万吨增加62万吨,增幅为7.0%。油脂供应同比增幅明显,而消费却没有大幅增加,垫定了今年国内油脂市场的弱势行情。
二、后期豆油市场总体仍将以弱势振荡为主
一是以当前的豆油、豆粕和大豆价格,油厂仍有较高利润,油厂开工率提高,豆油市场供应量也相应增加。二是进口豆油有增无减,豆油市场供应充足。三是豆油市场进入消费淡季。节前一些商家为了促销不惜大幅降价,居民采购量多可足够家庭使用月余时间,预计近期基本已无购买意愿。所以豆油后市依然不容乐观。
三、菜油后市依然不看好,以小幅下跌为主
受国内食用油整体价格明显回落、贸易商后市看空,及外盘WCE油菜籽期价低位振荡等利空因素的影响,本月国内大部分地区菜油市场价格整体继续下滑,后势也是易跌难涨。一是国内菜籽市场价格跌势明显,部分地区厂商对后市菜油行情担忧,纷纷恐慌抛售库存菜油。二是豆油和菜油价格明显倒挂,掺兑行为导致菜油价格下跌。目前国内菜油和豆油二者价差高达250-400元/吨不等,而正常水平下,国产豆油价格一般高于菜油价格100-200元/吨。三是贸易商对食用油后市看空,造成菜油市场交易清淡。
四、部分地区棕榈油价格仍存在下调空间
国内棕榈油整体消费需求已明显转淡,预计后市部分地区棕榈油价格依然存在继续下调的空间。一是进入10月中旬之后,国内平均气温明显下降,造成部分港口地区的进口棕榈油库存压力较为突出,打压当地棕榈油现货价格继续下滑。二是近期国内豆油、菜油市场价格整体下行势头有增无减。三是马来西亚棕榈油期、现货价格屡创年内新低,使得各地贸易商抛售心理仍在不断加重。
五、国庆节过后,国内各地棉籽收购价格不断下跌
棉籽上市后,在经历一波为期不长的上涨后,棉籽收购价格大幅下跌,从最高时的2.75元/斤回落到目前的2.10-2.3元/斤左右。一是棉油需求疲软,在市场需求基本饱和的情况下,预计近期包括棉油在内食用油销售将基本面临停滞。二是棉粕遭受打压,进入10月份以后,由于节前各养殖场畜禽产品的规模出栏,对饲料需求已呈规律性下降。
综上所述,由于油脂进口量同比大幅增加;秋季油料上市,原料供应增加;食用油消费进入淡季等因素,虽不排除因原料价格上涨而引起的短时上涨,预计后期国内食用油市场仍将以弱势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