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中期大豆月报(1)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11-03  
大豆在弱市中孕育反弹
    一、 10月份大豆市场回顾
 
  十一长假期间,基本面变化不大,CBOT大豆走势平稳,市场静待美国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的出台。报告出台后,美国农业部对单产以及产量的爆发式调整大大出乎市场的预料,导致CBOT期价大幅下挫。十一过后国内价格在空头的增仓打压下走出补跌行情。但10月,连豆期价继续呈现小幅度下跌走势。但与前几月相比,下跌的速度已经明显变缓,空间也在变小。全月表现为先大幅下跌,后震荡盘整的态势。随着CBOT企稳反弹以及国内现货对期货价格大幅升水将促使期货价格回暖。期价总体表现为近强远弱,主力合约A0501未能跌破前期低点,主空资金杀跌动能不足,期价维持小幅盘升走势。

专题研究:中期大豆月报
一月大豆技术走势图

    从盘中交易情况看,1月大豆伴随空方主力的获利减仓,期价也同期出现企稳反弹的迹象,市场交易重心正由月初的1月大豆转向5月大豆上,A505的持仓量呈递增趋势。随着价格的下跌趋缓,技术形态存在反弹要求,临近月底盘面表现有新资金介入5月合约。
    表1:连豆各主要合约价格表 单位:元/吨 数据截止日期10.26

合约

本期高点

本期低点

本期收盘

较上期上涨

A0411

2824

2730

2782

-29

A0501

2724

2569

2636

-27

A0505

2727

2513

2586

-60

M0501

2323

2200

2254

-58

    从中美两国的对比可以发现,美盘已经率先破位下跌,并且幅度较大,基金更是以历史极限的四万张净空单,强烈压制期价。而国内期价则表现出明显的抵抗性,跟从性较弱,目前刚刚逼近前低。但本月美盘在经历极大的利空报告后并没有持续下跌,500美分整数关口对价格形成有效的支撑。
    国内大豆现货市场内继续呈现豆农与油厂对峙的局面,总体成交不旺。农民的惜售行为以及国内贸易商的谨慎影响到国产大豆的购销。由于今年国内大豆价格大幅上涨,豆农对新年度大豆的惜售心理严重。但由于国庆节过后豆粕与豆油的现货价格下跌幅度分别为400和600元。豆粕下跌的原因是因为禽、肉、蛋等下游产品的消费高峰在节后下降;豆油的价格受廉价毛油的大量进口的冲击影响较大。国庆节后国内大豆的现货价格较节前有较大幅度的下跌,大豆采购价格从最初的3000元/吨,下跌到月底的2400元/吨左右。
    目前国内黑龙江油用大豆销售价格为2300-2500元/吨左右。截止10月25日国内食用大豆的市场行情:黑龙江2500元/吨,大连2650元/吨,河北2950元/吨,德州2900元/吨,京津2950元/吨,上海3050元/吨。安徽新大豆3100元/吨,河南3060元/吨。目前国产大豆的压榨利润要明显高于进口大豆。
    与国内大豆现货价格回落相反的是,CBOT大豆现货价格也因为豆农的惜售和出口高峰的提前而出现了上涨,目前出口升水已经从上月末的44美分上涨到55美分以上,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影响海运费由上月末的55美元/吨涨至美元62美元/吨左右。目前国内进口大豆港口交货价格大体在2900元/吨左右,比上月末上涨150元/吨。远期(3月)到港大豆报价也在2900元/吨左右,较上月上涨200元/吨。国内进口大豆现货价格保持稳定。其中大连地区报价为2900-2920元/吨;天津地区报价为2900-2920元/吨;青岛地区报价为2870-2900元/吨;连云港地区报价为2920元/吨;上海地区报价为2950元/吨;南通地区报价为2900元/吨;广州地区报价为2920-2930元/吨。
    综上所述,10月份大连大豆出现的下跌是由于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意外”利空,但CBOT下跌的幅度并不大,并且500美分整数关口对期价支撑明显。对于大豆后市,我们认为,虽然大豆市场人气正在渐渐恢复,但难以撼动熊市。
      二、美国农业部报告分析
    USDA10月份公布的美国大豆平衡表  单位:百万吨

期初库存

产量

进口量

压榨量

使用总计

出口量

期末库存

04/05 9月份

2.87

77.18

0.16

43.95

47.84

27.22

5.16

04/05 10月份

3.06

84.56

0.16

44.77

48.85

27.90

11.03

03/04 9月份

3.81

71.92

0.11

42.32

46.58

25.58

3.68

03/04 10月份

4.61

67.18

0.20

41.10

44.78

23.68

3.53

    美国农业部10月12日公布的最新月度报告显示,美国2004-05年度新豆产量预计为30.18亿蒲式耳,较上月报告大幅上调2.71蒲式耳;平均单产预计为42蒲式耳/英亩,较上月报告上调3.5蒲式耳;美国新豆结转库存为4.05亿蒲式耳,上月报告为1.9亿蒲式耳。在10月份产量报告中将美国大豆产量较上月巨幅上调738万吨,由于在10月份大豆的产量基本确定,在经过此前几个月的担忧之后,美国农业部还是如实的反映了本国的大豆丰产状况。但是这样一步到位的调整还是大大出乎市场的预期。2004/2005年度美国大豆31.07亿蒲式耳(约合8456万吨)的产量,是一个历史最高纪录。
    此次产量巨幅调高原因在于面积和单产同步调高。美国农业部公布的作物生长情况报告显示,截至10月10日美国大豆作物生长状况优良率维持66%的水平。在大豆生长的末期,作物良好率持续三周一直稳居66%的水平,使得大豆的单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单产调高3.5蒲式耳到42蒲式耳/英亩,这是美国历史上的最高单产水平。在单产提高的同时,USDA把美国大豆的种植面积调升到了7510万英亩。截止10月24日,大豆收割进度已经完成80%,大豆丰产局面已经确定。预计2004/2005年度全球大豆市场将面临沉重的供给压力。随着大豆的收割接近尾声,11月报告中对产量调整的幅度不会太大。市场的焦点也将转移到南美的产量以及大豆的需求上来。
    从需求方面来看,在供需报告中USDA将美国大豆出口量从上个月的10亿蒲式耳调高至10.25亿蒲式耳。将美国国内的压榨量调高3000万蒲式耳至16.45亿蒲式耳。维持04/05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预估值2250万吨不变,调低了欧盟25国的大豆进口需求,日本和墨西哥这两个美国大豆主要买家的进口需求也维持不变。因此可以看出,美国大豆出口的增长,是因为南美出口下降造成的,而并非世界需求出现相应增长。
    从本月公布的出口销售报告来看,随着美豆丰产以及大豆价格的滑落,市场上采购的热情在提高。美国农业部最新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止到10月25日的一周,美国新豆销售量为117.79万吨,高于前一周的99.23万吨,也高于市场的预测区间。进入10月份之后,美豆的出口一直高与预期水平,尤其是有中国买家的采购,大大提高了市场的人气,单周对华检验量连续创出2004/2005年以来的新高。表明中国国内大豆压榨利润改善,是近期中国加快采购和装运美国大豆的主要原因。
    世界大豆平衡表      单位:百万吨

期初库存

产量

进口量

压榨量

使用总计

出口量

期末库存

04/05 9月份

37.36

222.99

63.50

179.83

208.72

63.58

51.54

04/05 10月份

38.59

228.94

62.96

178.49

207.58

63.66

59.25

03/04 9月份

35.26

201.07

65.03

174.04

201.83

64.76

34.77

03/04 10月份

37.29

200.15

66.57

174.62

201.67

66.34

36.00

    南美总体产量虽然下调,但预期依然不小。在美国大豆丰产以及国际大豆价格下滑的情况,并没有减弱南美豆农种植大豆的热情。美国农业部将04/05年度巴西大豆产量从上个月的6600万吨,下调至6450万吨,维持阿根廷04/05年度大豆产量3900万吨不变。仍然高于其他分析机构的预测,巴西谷物咨询机构AgRuaral预计今年巴西大豆产量将在6140-6280万吨之间。巴西植物油行业协会(Abiove)统计,今年巴西大豆产量将达到6150万吨。Safras预测,2004/05年度巴西大豆总产为6320万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交易所和农业部都没有正式预测2004/05年度大豆产量。因此,总体仍然难以撼动熊市大的格局。
    从期末库存来看。2004/2005年度,全球大豆的期末库存量将达到5925万吨。2004/2005年度,全球大豆的产量和总需求量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涨,但是,由于需求量的增加不及产量的增加,期末库存量出现了较大的增加。
    由于美国产量的急增,从美国期末库存量看,本国的消费以及出口提高的幅度远远不及新豆增产的幅度,这致使美国大豆的期末库存量由上月的516万吨增加到了1103万吨。丰产将给美国大豆市场带来较为沉重的库存供给压力,这给本年度全球大豆市场价格将会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制约着大豆的大幅走高。
  综上而言:目前全球大豆市场预期创记录的丰收,对大豆的价格会产生压制作用。虽然产量数据的确定需要等到11月份,但变化不会很大。这为全年的熊市定下一个主基调。
  但随着产量的确定,需求因素的影响在大豆增产的影响逐渐淡化之后开始显现。 而最近美豆销售状况的改善就成为推动期价反弹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