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对有关媒体表示,央行是否加息或采取更进一步的宏 观调控措施,要根据即将公布的8月份宏观经济数据而定。而决定升息与否的最新CPI 数据,令不少经济专家认为“已经具备升息基础”。央行一份报告同样直言“升息预 期”正在加强,理由之一是,今年以来市场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理由之二,继6月30 日美联储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之后,8月10日美联储再次宣布提高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 点,这为人民币升息创造了空间。
升息似已箭在弦上。但为何只闻雷声,不见雨点?业内人士表示,若放在中国宏 观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综合考虑,加息与否颇有两难处境。
“加息派”观点明确,为了抑制通胀率的上升趋向,应果断加息。今年7月,全国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又有回潮势头,此轮宏观调控主要就是为了抑制局部过热的投资, 因而这一动向使加息更有理由。
与此同时,央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8月末,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1.4万亿元,同 比增长15.3%,比上年同期低4.7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增长幅度已经连 续7个月回落;当月居民储蓄存款增加236亿元,同比少增428亿元。储蓄存款增幅持续 走低,客观上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资金风险,而且假如流失的储蓄存款转向房地产等领 域,还会增加宏观经济领域的热气。这也促使“加息派”的加息呼声日益高涨。
但另一派观点认为对加息之事还应谨慎,因为加息会使资金使用成本上升,降低 投资热情,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的发展;而且,加息弄不好会使等候在“中 国大门口”的热钱蜂拥而入,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