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大豆市场 » 正文

国内油厂要警惕美国基金举动 防止后期遭遇“逼仓”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09-08  
    随着美国南部地区的新豆开始收获上市,美国大豆价格并未出现回落,相反,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大豆加工厂原料库存短缺,纷纷采购南部上市的新豆,提振美国现货大豆价格走高。目前9月船期的阿根廷大豆价格要低于美国大豆,这使得阿根廷大豆显得更有吸引力。

     美国研究机构艾伦代尔公司发布了年度作物调查报告,预计2004/05年度美国大豆产量为29.38亿蒲式耳,相比之下美国农业部在8月份报告中预测大豆产量为28.77亿蒲式耳,单产平均为每英亩39.1蒲式耳。美国农业部定于9月10日发布9月份的供需产量报告。周四,美国农业部将发布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根据道琼斯对市场分析师的调查,在截止到8月26日的一周里,美国陈豆销售范围预期为负的2.5万吨到2.5万吨,上周为1.75万吨。美国新豆销售范围为30到40万吨,上周为23.65万吨。

     据巴西外贸部门SECEX发布的数据,8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为200万吨,较上年同期出口量247万吨降低19%。也低于7月份的出口量238万吨。8月份巴西豆粕出口量为116万吨,比上年同期的151万吨降低23%。低于7月份的124万吨。阿根廷交易商称,有传言称周一中国压榨厂买入两船阿根廷大豆,9月中上旬装船。此前有传言称,中国在上周五买入了两到三船的阿根廷大豆,但是这两笔交易均无法获得证实。交易商表示,今年阿根廷还剩下不少大豆可供销售,而中国买家在寻购价格最便宜的大豆,因此就采购了阿根廷大豆。

     近期,随着国内大豆库存量的逐渐消耗,以及北半球新季大豆临近上市,国内油厂对于进口大豆的采购开始逐渐呈现季节性的增长,但是通过历史数据比较,我们发现目前国内油厂购买美国新季大豆的道路并不畅。近期进口大豆需求的增长十分有限。截止到去年8月28日,中国所采购的美国2003/04年度的大豆总量达到185.7万吨,占到当时美国大豆出口销售的25%以上,而截止到今年8月19日,中国已经采购的美国2004/05年度新季大豆的数量仅在80-90万吨之间,尽管同期美国农业部周度销售报告中有关对华销售新季大豆的总量达到223.2万吨,但是其中有60%以上为去年12月份所签订的意向性合同。

     中国前期大豆合同毁约严重,目前外商心有余悸。目前,国内一些沿海大油厂可压榨进口大豆豆源明显不足(主要是南方油厂),后期货源也十分紧张,原因在这些油厂在今年上半年取消了多笔大豆进口合同,为此大部分国际供货商承受了巨额亏损,对于中国油厂不遵守合同有着强烈的不信任感,目前几乎所有供货商均不公开提供C&F报价,但是面对国际大豆市场价格趋涨的行情,国内厂商购买美国新季大豆的积极性已经明显提高,但是以FOB价格签订的进口合同占到绝对比重。

     而且从官方角度来说,中美大豆贸易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国的第73号法令,美国方面希望中国可以考虑暂缓或撤消该法令,而不是将检疫许可证的有效期延长6个月。中国对美国的担心已经作出了明确反应,重申新的农产品进口条例“不会影响美国大豆及其它商品的贸易”。因此可以看出,中国大豆买家信誉的丧失,成为目前国际大豆贸易商心有余悸的主要原因。

     国家宏观调控仍将继续,部分油厂仍将面临资金紧张。在上半年国内外大豆市场价格暴涨暴跌的行情中,国内大部分油厂市场风险意识淡薄,承受了巨额亏损,前期饲料企业采购量放大不明显,导致国内油厂资金回笼速度一度较慢,再加上前期到港的高价进口大豆仍然有待进一步的消化,因此近期油厂停工率较大。在新豆上市之际,部分企业依然将会面临资金周转困难,而根据国家政策导向来看,当前宏观调控措施仍处于关键时期,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下半年国家还将继续加强宏观调控,银行信贷资金将会进一步压缩,因此油厂的贷款仍存在较大困难,而国际供应商的信用危机,对合同的制定将会更加严格,终将导致中国买家对进口大豆采购量的下降。

     CBOT大豆期价受天气影响,后期具备上升动力。CBOT大豆期市目前出于天气市场之中,美国基金对于天气题材的炒作是司空见惯的。近期美国大豆产区天气变化多端,CBOT大豆期价也走出了明显的振荡行情。近期天气预报称,美国大豆种植带北部地区有可能会遭遇霜冻天气,因而受到支撑的美盘大豆期价近日一直出于强势走高之中。

     市场炒作完天气,接下来美国基金的炒作热点就是国际大豆市场尤其是中国买家的需求,毕竟中国是世界上头号大豆进口国。但是由于目前国际贸易商不敢贸然与中国买家签订大豆进口合同,中国油厂因为资金紧张,入市采购量也不会迅速放大,因此短期内会成为影响CBOT大豆期价的利空因素。但是美国政府的“利民”思想,即使没有需求,也会在供需报告数据上调控市场,更何况中国市场的实际压榨需求仍然是庞大的,国产新豆根本就满足不了这个“大胃口”。因此中国买家对于进口大豆采购速度的缓慢可能只会是短暂的。

     综上所述,由于上半年大量进口大豆合同的毁约,造成目前中国买家购买美国新季大豆的道路不畅,美国出口商也十分谨慎对待中国油厂的采购,而中国油厂也会因为国内宏观经济调控的持续而继续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中国对美国新豆需求的降低可能会是短暂的,而从长期看,CBOT大豆期价上涨空间大于下跌空间是必然的走势,中国油厂有必要继续警惕美国基金的举动,防止在后期大批量采购之际遭遇“逼仓”的窘境,从而再次支付高额学费。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