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中旬以来当地几乎没有大规模的降雨,特别是在三伏天滴雨未下,土地严重的渴水。在7 月上旬的绿色大豆植株主要是靠6 月份的几次降雨。后期的干旱严重的影响了大豆的生长。目前这样的受灾面积占黑龙江省大豆总面积的30% 左右。
黑龙江省西部和齐齐哈尔北部地区全部受到严重的旱灾影响,近四年来这个地区一直有旱灾出现,然而在进入大豆盈粒期后,雨水能够缓解一定程度的旱情。但是2004年的干旱是历史罕见的,决大多数农民对目前的局面失去信心。因为根据种植的经验,当大豆在盈粒期间如果因为干旱出现枯叶、落叶和黄叶的迹象后,即使后期出现降雨也无济于事,根本无法弭补损失的,用农民的话说,现在的大豆是已经无药可救了,农民们只能默默的承受。
同时,2004年这个地区不只受到旱灾的影响,因为天气炎热蚜虫泛滥,决大部分的豆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
蚜虫和干旱造成的危害 其严重,而这样的受灾土地占该地区所有大豆耕地的60% 。由于在8 月初大豆生长已经进入封垄,垄间大豆枝叶交替掩映,蚜虫灾害发生后,农民后期即使积 施药防治,也很难起到作用。
虽然大豆植株和叶片受损严重,但是豆荚已经完全成型,并且开始鼓粒。虽然大豆结荚已经成型,而且豆荚多为3--4粒荚,但是目前只有2--3粒已经鼓粒,还有1--2粒是瘪粒,即使后期降雨,这些瘪粒也很难鼓起。所以初步推断这个地区每亩单产将比正常年份下降25%--50%左右。
总的来说,受灾地区为黑龙江省的西部和齐齐哈尔市的北部地区,该地区的受灾面积为2300万亩,占黑龙江省2004年大豆种植面积的30% 。所受灾害为干旱和蚜虫的双重灾害,目前灾情严重,大豆枝叶干枯脱落,豆荚鼓粒不完全,并出现提前归圆现象,单产将出现很大程度的降低。通过以上数据推算,前期预计全省总产量将达到930 万吨,目前将下调至800 万吨左右。2004年黑龙江省遇到历史上罕见的立秋后高温天气,特点是温度高,时间长,影响大,对大豆的品质和产量将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西部和北部地区预计秋收后瘪豆现象比较突出。而且经多方考察和验证,预计2004年早霜将有可能提前,会对晚熟大豆产生进一步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