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西北部受灾情况报告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08-27  
在2004年7月上旬和8月初,大通期货东北虎期货投资智囊团主要成员对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进行了两次大豆生长期实地考察,对本年度大豆品种、生长状况、预期单产、灾害和价格预计等多方面分析评估,并形成报告公布,得到来自各界的关注。进入8月下旬,我们接到来自西线和西北线的消息,当地的旱情和蚜虫危害达到历史罕见的局面,可能要造成很大的危害,为此我们再次驱车长途跋涉到受灾地区实地调研,掌握第一手的资料,为本年度东北大豆进行新的评估。

  下图为黑龙江省2004年受灾地区示意图



  8月下旬我们来到受灾非常严重的拜泉县、克东县和海伦市等几个地区,在第一次考察的报告中我们提到,西北地区的大豆主要以齐齐哈尔周遍的县市为主,而"两克一拜"地区更是以面积大产量高而著称。当我们来到田间地头被眼前的情景震撼了,7月份还是一片翠绿的豆田,现在已经是枝叶凋零,褐黄的豆叶散落在垄间,干枯的植株上悬垂着已经发黄的豆荚。

  下图是我们实地拍摄的照片



  造成这样场景的原因是7月中旬以来当地几乎没有大规模的降雨,特别是在三伏天滴雨未下,土地严重的渴水。在7月上旬我们考察时见到的绿色大豆植株主要是靠6月份的几次降雨。后期的干旱严重的影响了大豆的生长,在我们考察的这几天出现局部的零星阵雨,只是打湿地表,很难深及根部。目前这样的受灾面积占黑龙江省大豆总面积的30%左右。而象上图一样的严重受灾面积占当地面积的15%左右。

  下图是我们在豆田中采集到的枯萎植株和已经提前干枯的豆荚



  根据我们对当地多个乡镇村屯实地走访,得到的结论是黑龙江省西部和齐齐哈尔北部地区全部受到严重的旱灾影响,近四年来这个地区一直有旱灾出现,然而在进入大豆盈粒期后,雨水能够缓解一定程度的旱情。但是今年的干旱是历史罕见的,决大多数农民对目前的局面失去信心。因为根据种植的经验,当大豆在盈粒期间如果因为干旱出现枯叶、落叶和黄叶的迹象后,即使后期出现降雨也无济于事,根本无法弥补损失的,用农民的话说:"现在的大豆是已经无药可救了",农民们只能默默的承受。

  在调研的路上映入眼帘的更多的是枯黄和虫眼密布的大豆枝叶,今年这个地区不只受到旱灾的影响,因为天气炎热蚜虫泛滥,决大部分的豆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

  下图是我们拍摄的蚜虫危害的豆田



  下图是受蚜虫啃咬过的豆叶



  下图是受蚜虫危害和干旱影响的大豆植株



  从上面的照片中可以看到,蚜虫和干旱造成的危害极其严重,而这样的受灾土地占该地区所有大豆耕地的60%。由于在8月初大豆生长已经进入封垄,垄间大豆枝叶交替掩映,蚜虫灾害发生后,农民后期即使积极施药防治,也很难起到作用。

  在照片中可以发现,虽然大豆植株和叶片受损严重,但是豆荚已经完全成型,并且开始鼓粒。我们经过在实际的调研中认真的观察发现,虽然大豆结荚已经成型,而且豆荚多为3-4粒荚,但是目前只有2-3粒已经鼓粒,还有1-2粒是瘪粒,经过和农民交流即使后期降雨,这些瘪粒也很难鼓起。所以初步推断这个地区每亩单产将比正常年份下降25%-50%左右。

  下图为近距离拍摄的比较成熟的豆荚



  下图为近距离拍摄的受灾豆荚



  在大豆田中笔者仔细的数了目前植株的结荚数量,大部分为40-60荚左右,我们与拜泉县华光乡农民的交流中,得到如下信息:前几年虽然也有自然灾害,但从来没有今年这么严重,目前干旱和蚜虫造成的灾害已经发展到不能补救的程度,正常年份一亩地产量为150公斤以上,而今年的情况一亩地的产量能达到100公斤就很乐观了,严重的地块可能一亩地只有50公斤。每年的这个时候大豆地都是一片绿色,要到农历八月初初七白露以后,大豆的叶子才变黄脱落,豆荚已经完全长成,豆荚开始干枯,大豆才能归圆。而今年大豆叶片枯黄脱落和豆荚干枯的现象非常普遍,大豆根本没有长成,秋天减产已经定局,并且瘪豆数量将占很大的比例。

  下图为笔者与农民在田间交流的场面



  下图为大豆植株上豆荚的照片



  下图为开始枯黄落叶的豆田



  下图为提前干枯归圆的豆荚



  通过我们对黑龙江省2004年受灾地区的实地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一、受灾地区为黑龙江省的西部和齐齐哈尔市的北部地区,该地区的受灾面积为2300万亩,占黑龙江省2004年大豆种植面积的30%。

  二、所受灾害为干旱和蚜虫的双重灾害,目前灾情严重,大豆枝叶干枯脱落,豆荚鼓粒不完全,并出现提前归圆现象,单产将出现很大程度的降低。我们在第一报告中预计本年度全省单产将达到150公斤,目前这个地区的单产预计将下调到100公斤左右,全省单产将下调至120公斤左右。

  三、通过以上数据推算,我们前期预计全省总产量将达到930万吨,目前将下调至800万吨左右。

  四、今年黑龙江省遇到历史上罕见的立秋后高温天气,特点是温度高,时间长,影响大,对大豆的品质和产量将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西部和北部地区预计秋收后瘪豆现象比较突出。而且经多方考察和验证,预计今年早霜将有可能提前,会对晚熟大豆产生进一步的伤害。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