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牡丹江、哈尔滨、绥化等地测报站、植保站近日调查,田间大豆有蚜率为100%,最高百株蚜量达百万头以上,平均5-10万头;佳木斯、双鸭山、鸡西、鹤岗、伊春、七台河、绥化等县(市)有蚜率达70%以上,平均百株蚜量5千-1万头;齐齐哈尔、大庆、黑河市有蚜株率达50%以上,最高百株蚜量达1万头以上,平均百株蚜量2千头。目前,大豆蚜虫主要集中在植株的中上部叶片与茎杆、豆荚上,由于虫量大,危害重,致使大豆叶片枯黄,卷叶,田间大豆卷叶率超过20%,严重的甚至引起植株底部叶片脱落,进而造成大豆减产和严重减产。
目前全省多数地区大豆生育已进入鼓粒期,田间大豆长势茂盛,给防蚜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困难。由于当前气象条件对大豆蚜虫十分有利,如不及时防治,大豆蚜虫还将进一步加重危害。因而,各地植保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指导农民采取防蚜措施,行之有效地控制大豆蚜虫,确保大豆丰产,并避免出现人畜中毒事故。在防治大豆蚜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选用高效、低毒杀虫剂。以往农户在防治蚜虫时,多喜欢使用氧化乐果、乐果等有机磷类,或是氯氰菊酯、功夫等菊酯类类杀虫剂。根据掌握的情况,大豆蚜已对氧化乐果等有机磷类杀虫剂产生了严重抗性;而菊酯类杀虫剂由于以触杀为主,目前无法杀死叶背蚜虫,生产上防治效果很差。因此,建议各地在指导农户开展大豆蚜防治工作时,选用以下药剂:
(1)3%啶虫咪(莫比朗、金世纪、阿达克等)乳油每亩用量15-20毫升。根据近两年的试验、示范,3%啶虫脒对蚜虫具有安全性高,防效好,持效期长,并可兼防红蜘蛛的优点,可做为目前防蚜首选药剂;
(2)25%辉丰快克乳油或25%快杀灵乳油,每亩用量30亳升;
(3)48%毒死蜱(乐斯本)乳油,每亩用量100毫升,田间喷雾防蚜时,要倒退行走,以免接触中毒;
(4)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大功臣、一遍净、海正吡虫啉、蚜克死等),每亩用量30-40克。
以上药剂可与天丰素或植物营养液小叶敌混合喷施,以增加防治效果并可促早熟。
在同时发生红蜘蛛的地区,以上药剂还可与1.8%阿维菌素(虫螨克、齐螨素、爱福丁,每亩用量20毫升)混用以兼防红蜘蛛。
2、在目前较为干旱的条件下,要注意加大用水量。最好每亩对水30公斤以上,以使大豆植株充分吸收药液,确保药效充分发挥。
3、由于高毒农药如氧化乐果、甲拌磷、3911、甲胺膦等,不但毒性大、蚜虫抗药性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且极易发生人畜中毒事故,各地应立即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