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4年7月中旬,大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完成了中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西北线的实地考察后,在8月上旬再次组织大通期货东北虎期货投资智囊团主要人员对东北线大豆主产区进行实地调研。由于黑龙江省的东部地区属于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脉,大部分地区属于山区半丘陵地形,林业种植和农产品种植相互交错的地区,所以水田面积数量有限,大部分是以旱田为主,主要的品种为大豆和玉米,是黑龙江省三大大豆主产区之一。同时进入8月份以后,东北大豆已经完成结荚过程,目前处于生长的最关键时期灌浆盈粒期,这个阶段将决定大豆最后产量,所以本次考察意义重大。
我们在8月10日清早从哈尔滨出发,驱车奔向第一个目的地尚志市。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尚志市,这个城市是根据著名抗日英雄赵尚志同志命名的,我们走访了当地种子管理站高级农艺师阚副站长,他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当地的情况,尚志市的耕地面积是120万亩,今年大豆的播种面积为69万亩,而去年上报的大豆播种面积只有24万亩,今年之所以面积提高幅度很大,主要原因是因为很多年来该地区有近30万亩的五荒地没有上报,由于今年国家政策减免农业税和直接补贴等优惠条件的出台,很多农民把五荒地上报,为赚取这部分补贴,所以大豆今年的种植面积出现大幅的提高,实际增加幅度为25%左右,同时今年该地区的玉米面积减少了10万亩,也增加了大豆的种植面积。尚志市的地理位置介于哈尔滨和牡丹江两大城市之间,所以农业发展更多的倾向于为城镇居民提供日常食用的瓜菜类经济作物,同时由于该地区地势属于半山区半丘陵地带,附近有亚布力和苇河两个林场,林业发展促使耕地比较分散,百亩以上连片的土地很少,而国家大豆振兴计划主要针对于平原地区,在这里没有广泛的推广。去年在全省大豆种植受灾的情况下,该地区没有受到影响,亩产仍旧维持在150公斤左右,预计今年的大豆单产与去年基本持平。今年国家针对东北的政策大大的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目前很多地区出现农民上访要地的现象。尚志市的大豆种植品种主要为高油大豆和普通大豆,高油大豆品种主要是垦农19和黑农44等,今年高油大豆的种植面积为20万亩左右,其他都是绥农14、合丰35和合丰25等普通品种。该地区大豆多为第二积温带中晚熟品种。生长期大约为120天左右,植株生长强壮,主茎结荚为主,3—4粒荚居多,长叶、紫花和有一定的分枝。该地区大豆的质量比较好,主要是因为耕地与林地连接紧密,林地多年积蓄的腐蚀土具有很高的营养,对大豆生长非常有力,而且病虫害也明显少于平原地区。
离开尚志市,我们跨越了海林市和牡丹江市,向穆棱市进发,因为海林市和牡丹江市都是经济发达地区,农业发展多为经济类作物和城镇居民主要实用的瓜菜类作物,大豆品种耕种的面积较少,缺少代表性,所以我们直接向大豆主产区穆棱、鸡西、密山和虎林长途跋涉。一路上汽车穿山越岭,视线能够看到的丘陵地带都是深绿色的大豆田和浅黄色的玉米田,其间还有少量的已经收割的黄白色小麦田。进入穆棱地界,漫山遍野的基本都是深绿色的大豆地,层层的梯田和广阔无垠的大地伴随逐渐西下的斜阳,让我们感受到东北农业的无限的潜力。
由于天色以近黄昏,很难走访到主要粮食部门的领导,索性我们就在一片半山的大豆田里走访了正在整理土地的农民,他们跟我们实在的反映了一些情况,今年大豆种植的在当地受到很高的重视,主要是因为去年大豆价格的上涨大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只有部分土地因为轮茬该种了玉米,绝大部分土地都是种植大豆品种。今年从播种开始天气就处于干旱,出苗期过后一直到7月中旬才开始出现零星的降雨,土地缺水比较严重,目前大豆生长植株高度只有70—80厘米,后期的降雨使出花期和结荚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目前大豆植株结荚在40个荚左右,每荚大多在3—4粒豆,如果后期雨水能够充足,应该是个丰收年,如果早霜提前,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量。目前大豆受到芽虫的危害比较严重,很多土地都撒三遍农药,但芽虫的密度仍然很大。农民朋友更多的是关心今年秋收以后大豆价格的问题,他们预期由于面积增加和天气状况相对良好,特别是预期后期天气会更好,所以最终大豆的价格不会象去年一样大幅上涨,他们比较倾向于秋收以后的价格在2400元/吨左右。
通过第一天近400公里的奔波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东部地区大豆的生长、种植面积和天气等情况明显不如西北地区,主要原因是因为山区林地较多,耕地面积较少,同时经济类作物的种植效益明显高于大豆的种植效益,农民更愿意种植生长时间短、见效快和回报高的城镇居民日常食用的瓜菜品种,所以该地区大豆实际与去年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