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黑龙江大豆考察(三):前期干旱产生局部影响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08-16  
    ——黑龙江省大豆生长期西北线考察报告(三)

    

    我们由于昨天傍晚加急赶路,从海伦市来到齐齐哈尔辖区的拜泉县,所以难得可以让疲劳的身体睡了好觉。7月16日早晨我们从宾馆用过早餐后开始新的考察行程。经过两天的考察,我们基本上掌握了绥化地区的所有情况,今天我们开始考察齐齐地区的大豆主产区,该地区也是黑龙江省的大豆重要产区,特别是大豆主要产于“两克一拜”,即克东、克山和拜泉三个粮食县。一路的行进中我们发现该地区的大豆生长从感官上明显不如绥化和海伦的长势,植株高度为30厘米左右,并没有完全“插墒”,即枝叶不够繁茂,但大部分土地已经“封垄”。

    

    首先我们第一站来到拜泉县农委,与农委主任长时间的交流,拜泉县的耕地面积是353万亩,今年的大豆播种面积在220万亩以上,这个数字是保守的统计,实际的面积应该是更多,而去年的大豆种植面积是150万亩,整体增加幅度为46%。该县的大豆种植面积属于省内比较大的地区。主要的大豆品种为黑农35和黑生101,特别是黑生101品种是经过生物工程培育的高科技品种。今年大豆5月6日开始播种,5月14日全部播种完毕,但是在5月4日至7月4日连续两个月没有降雨,旱情产生一定影响,部分地区重新补种,进入6月末7月初开始陆续降雨,大豆进入出花期,降雨为80毫米左右,旱情彻底解除,出花的大豆开始结荚,部分早熟品种开始结粒。大部分豆田开始“插墒”,枝叶交替掩映,土地水分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封垄”之后,等接近秋收再进行一次除草,就可以等待收获,根据当地的气候大豆生长期为120天,9月20日以后就可以收获,正常亩产可以达到155公斤,今年预计亩产为170公斤左右,部分高产大豆品种可以达到180公斤。同时农委主任还告诉我们当地的现货情况,拜泉的现货商有储存大豆的习惯,现在还有部分大豆的存货,但是这些存货将在8月下旬收获季节前销售,可能对价格产生小幅的压力,预计今年大豆高开低走的可能性比较大。

    

    离开拜泉后,我们驱车向克东县进发,中途在乾丰镇的几个收粮站短暂停留,跟正在收购大豆的现货商了解现货情况,现在大部分的收购站都已经停止收购,原因是现货基本枯竭,现在每天的收购数量很少,基本价格在3400元/吨,主要以收购商品豆为主。我们离开乾丰镇后,来到克东县政府农委,副主任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为我们简单的介绍了情况。克东县人口28万,土地在册面积为140万亩,实际面积约在170万亩左右,今年大豆的种植面积统计为108万亩,实际的面积有可能在150万亩左右,基本上所有的土地都是以种植大豆为主。克东的大豆种植品种、生长情况、单产、收获时间和收获情况与拜泉基本一样,只是目前基本没有存货了。九三油脂集团在该地区有多个收购站,价格竞争比较激烈,基本上控制了这个地区的大豆收购。同时他还告诉我们,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从克东再往西北的大豆生长较这个地区明显变差。所以大豆的主要产区是以“两克一拜”为主。

    

    用过简单的午餐后,我们来到考察的最后一站克山县,该县下属有克山农场,属于大豆主要产区。克山县的耕地面积为247万亩,今年大豆种植面积是160万亩,去年是150万亩,整体增加6%,该县大豆增幅较少的原因是今年亚麻种植了10万亩,马铃薯30万亩,同时土地重茬严重,土地轮种玉米较多。去年该地区和西北地区的龙江县、甘南县、泰来县受灾严重,大豆基本都是欠收。今年前期也出现40余天没有下雨,干旱迹象明显,但是进入7月初开始降雨,到7月5日降雨近40毫米,旱情基本解除,目前大豆长势属于基本良好状态。正常情况下亩产平均为160公斤,而且该地区比较突出的是期货交割大豆的收购比较明显,主要原因是大豆的质量非常好。

    

    经过了三天的的奔波,我们行程1100多公里,考察调研了黑龙江省西北地区的三个市、两个管局、10个县、3个农场、10几个乡镇,采用实地调研和与当地主管领导走访的方式,基本上掌握了这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总结这次考察的成果,得出以下四个结论:

    

    第一,今年的大豆播种面积呈现大幅增加,增加的幅度平均在30%以上,局部地区增加达到50%,播种面积增加的原因是去年大豆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受到明显的价格指引。但是比较突出的现象是粮食县乡的增幅较大,主要的农民种地有很大的自由性,主要是以价格为参照,而农场的增幅不明显,原因是农场种植结构调整属于统一管理,各品种轮换和种植技术支持受农场整体指挥,所以各品种种植面积比例平衡。还有一点是农场大豆的收购价格比县乡的价格偏低,收购方式灵活程度差,受计划经济下农场统一管理的影响尤在。

    

    第二,今年西北地区的大豆目前生长状况良好,出苗期出现的40余天干旱没有对大豆生长产生明显影响,6月下旬的降雨非常及时,局部地区出现的旱情彻底解除,病虫害防治积极,没有产生影响。目前大豆植株高度在40—50厘米,枝叶繁茂,已经全部进入田间管理的最后阶段“封垄”,出花期后开始进入接夹期,秋收前再进行一次人工除草过程,即可以收获,如果后期降雨不超过500毫米,预计单产基本都在150公斤以上,将是一个大豆丰收年。

    

    第三,西北地区大豆种植品种多为高油高产大豆,国家近提出的大豆振兴计划普及进度缓慢,相对高蛋白大豆的种植较少,农民种植大多是根据企业的需求,在采购价格上占有绝对优势的九三油脂集团,对地区大豆的收购价格影响很大,农垦系统政策上对九三油脂集团的扶植,使大部分大豆流向该企业。比较明显的问题是定单农业普及性不高,同时去年国家积极推广的高油高蛋白大豆的种植因为补贴问题,今天有些冷落。

    

    第四,预计今年收购价格呈高开低走的可能,今年的收获时间大约在10月初,而农民卖豆高峰将发生在11月以后,因为去年大豆现货价格的大幅上涨,农民有可能在收获之后采取持豆观望的态度,等待价格上涨,而当地的价格主要是受现货收购商的控制,一般情况下,现货商将会采取开秤价格高,而后逐渐压低收购价格,使农民认为价格将进一步的下跌,主动销售大豆,达到大量采购的目的。同时进入11月以后农民还要面临偿还贷款的问题,也会加大销售力度,所以现货价格预计是高开低走的趋势。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