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连豆反弹行情初显 中长期仍看跌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08-16  
    (一)七月份国际国内大豆行情回顾

    

    7月份,国内和国际大豆市场延续着前期的下跌趋势,在中美新产大豆进入结夹阶段以后,天气状况一直较为有利并未出现高温天气,新产大豆生长优良率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在此情况下,芝加哥和大连市场明显受到了丰产预期所带来的压力,月内国内外大豆市场连续创下去年9月份以来的新低。

    

    7月份,芝加哥市场大豆期价的下跌幅度明显强于连豆市场,其中CBOT8月合约从月初的789美分下跌到月底的599美分,月度跌幅为190美分;11月合约从月初的671美分下跌到月底569美分收盘,月度跌幅为102美分。美国农业部在7月末最后一周公布的作物生长进度报告称,美国大豆作物生长良好率为69%,去年同期为66%;结荚率为32%,去年同期和五年平均分别为18%、27%,说明大豆生长处于非常良好的状态,市场对美豆的增产预期不断增强。在天气状况持续利好,美豆现货价格急速下跌等利空因素的影响下,投机基金持仓结构在月内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7月21日基金净空大豆近8000手,导致当日新豆期价暴跌,并创下去年12月24日以来的最低点,这同时也是数月以来基金首次成为空头。而根据盘后CFTC公布的持仓,截止7月27日基金持有CBOT大豆净空单15004张,在基金大势抛盘的情况下,笔者预计后期芝加哥大豆期货市场仍然是难涨易跌。

    

    7月份,在芝加哥大豆价格走低的同时连豆市场演绎着持续下挫的一幕,大豆9月合约从月初的3489跌至2918,下跌571点,跌幅达到16.37%。月中旬9月大豆合约曾出现一次崩盘,使得市场看多人气明显受挫,后期跌幅趋于缓和,7月20日以后,连豆市场在豆粕期价强劲反弹的带动下开始企稳,多头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内大豆压榨企业,目的主要在于通过维持期货的上涨来支持现货价格,并吸引饲料企业的买单。在此轮反弹行情之中,9月豆粕成为了多空双方争执的焦点合约,该合约持仓量在7月的最后两周内持续递增,市场上一直流传着"多逼空"的说法,多头的看涨信心主要源于8、9月国内饲料业预计将迎来季节性的消费旺季,同时受到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后期进口大豆到港量有限,大豆市场供应可能因此出现断档,加之9月豆粕合约上空头主力资金多为投机盘,这也为多逼空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截止到7月30日,连豆9月豆粕同9月大豆的价差已缩小至171点,同11月豆粕的价差拉大到312点。

    

     (二)8月份国内大豆市场行情展望

    

    l 天气状况依然是影响市场的最重要因素

    

    8月份,美国和中国的新产大豆仍处于接夹关键期,天气依然是市场炒作的主要题材。据美国全球气象服务公司(GWS)发布的气象特刊称,在8月份的头两周,美国中西部的大豆种植区天气普遍良好,有时气温会变得非常温暖,绝大部分地区不会出现过度的高温。降雨基本上零零星星,玉米种植带的绝大部分地区至少出现适量降雨。在8月的第一周末到第二周的周四或者周五将有高温天气,中西部的气温通常位于85到93华氏度。衣阿华的最西部、内布拉斯加的东部以及密苏里的东部地区,有两天的气温可能达到94到96华氏度。此后气温可能降低几度,到了第二周的末期,气温将会降低到70到80华氏度。从该天气预报看总体而言,美国大豆产区8月份天气较为利空,大豆增产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较大,这将促使期价运行在下跌轨道中,并对连豆市场构成压力。美国农业部将于8月12日公布当月月度供需报告,预计此报告中有关2004/05年度美国新豆产量和单产预测数据将进一步上调,而此月度供需报告将决定后期CBOT大豆市场的走势基调。与此同时,我国气象部门的最新预测称,8月上旬东北地区降雨量一般有40-70毫米,部分地区有80-150毫米,天气状况对当地新豆生长极为有利。

    

    l 8月份国内大豆库存压力依然较大

    

    7月份我国进口大豆到港总量估计在140万吨左右,到本月底油厂和港口大豆期末库存累计310万吨,而按照当前市场普遍的说法,8月份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在90-100万吨,这样一来,未来一个月内我国大豆供应量合计400万吨。在后期市场供应已基本确定的情况下,豆粕需求的恢复预期则成为当前多空双方对峙的焦点,在此方面,笔者坚持认为8月份国内豆粕消费情况不会出现明显改观。得出此推断首先是基于今年第一季度的禽流感疫情对我国家禽养殖业曾造成重创,家禽养殖企业和个体在后期恢复生产时均心有余悸,加之后期安徽巢湖地区再此发现禽流感,养殖业者更是望而止步,根据有关方面的报道,今年上半年全国饲料工业产品总产量3677万吨,同比下降11%,其中配合饲料产量2824万吨,同比下降8%,浓缩饲料745万吨,同比下降20%,预混合饲料108万吨,同比下降25%,而到6月底我国家禽存栏同比下降12%,生猪存栏下降15%,由此可见国内饲料及其原料市场全面恢复尚需时日,饲料业的持续低迷局面势必将严重制约豆粕需求,并对其价格反弹幅度构成压力。

    

    另一方面,当前国内豆粕价格正处于相对高点,按照目前芝加哥8月大豆的盘面价格以及国际升贴水,8、9月份进口大豆的到岸价格只有2800-2900元/吨,生产出的豆粕出厂成本也不过2500元/吨,南美豆粕到港成本更是不过2400元/吨。同时,新上市油菜籽收购价格维持在2400-2500元/吨的水平,菜粕成交价格1300-1500元/吨。相比而言,当前国内2700-2800元/吨的豆粕现货报价明显较高,饲料企业在决定如何调配饲料配方的时候将尽量选择增加杂粕、减少豆粕用量的策略,旨在降低饲料生产成本,这样一来国内豆粕市场很可能面临旺季不旺的局面。

    

    笔者目前预计,8月份国内大豆压榨量将维持在150万吨左右的较低水平,并以此推算出8月底国内大豆期末库存将继续保持在250万吨的较高水平,本月内国内大豆库存压力很难得以缓解,而8-10月份东北地区新产大豆全面上市之前,国内大豆市场不会像市场部分人士所预期出现供应断档的局面。

    

    (四)盘面技术分析

    

    连豆11月合约2004年4月2日和7月5日的高点形成的下降压力线,该线对价格的反弹形成有力压制,说明该合约自今年4月初开始的下降趋势继续保持。但目前价格已经再次临近该趋势线,并对其产生了试探性地突破,说明下降趋势在经历了4个月后有走缓的迹象。但是否会形成有效地突破,我们仍需要继续观察。另外,连豆11月合约图形上形成了一个头肩顶形态,肩部所在的区间是2800-3100 元,在7月初期价突破了该区间,根据头肩顶形态的技术意义,突破后将打开300点的向下空间,所以预计期价的支撑价格坐在2500元,反弹的强力阻力位在2800元。

    

    CBOT大豆先是跌破了2003年10月至2004年1月间在上涨趋势中反复夯实的震荡区间底部728美分。该位置被突破后会对未来价格的反弹形成有力的反压。另外观察CBOT的日线图,价格在下行的过程中已向下突破了下降趋势的下轨,有明显的加速迹象。从位置上观察,CBOT大豆经过连续的下跌后,已经接近03年8月本轮上涨趋势的起点515美分,预计该位置将对价格形成较为有力的支撑。预计未来CBOT价格将在515-728美分的空间内运行,目前价格仍保持加速下跌的走势,向515美分一线靠拢。

    

    (四)结论

    

    国内大豆市场当前处于严重的超卖状态,预计短期内还将继续呈现反弹态势,但幅度不会太大。中长期角度看来,国内和国际大豆市场走势依然趋弱,如果后期得不到美国和我国天气异常变化以及我国豆粕市场需求恢复情况良好等因素的支撑,8月份连豆市场将继续以震荡下行为主,建议投资者保持空头思维。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