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大豆市场 » 正文

重头报告出台之际,关注要点有哪些?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08-12  
    周四晚上USDA供需报告以及产量报告之所以重要,因为其中包含了第一次基于实地田间调查而来的单产预估数据,而在此之前美国大豆以及玉米产量的预测值都是基于历史统计数据的模型。

     就美国大豆市场而言,2004/05年度美国大豆产量数据调整的幅度可能是决定今后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内走势的关键。考虑到目前美国大豆优良评级率高于历史同期水平,因此市场关注的要点是产量调高的幅度有多大,考虑到目前分析师平均预计美国大豆产量为29.65亿蒲式耳,因此如果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大于或者等于29.70亿蒲式耳,对大豆市场的利空意义明显一些;如果介于29.60-29.70亿蒲式耳之间,对市场的影响较为中性,反之,如果低于29.60亿蒲式耳,虽然这种几率不是很高,但是一旦出现这种出乎意料的数据,大盘很可能出现季节性的底部。

     对我们中国交易员来说,中国大豆供需数据当然也是关注的中心,首先看2003/04年度的进口,美国农业部对我们国家的大豆进口数据预测值明显偏高,按照现在1800万吨的预测值,意味着7、8、9月份我们至少每月要进口200万吨以上的大豆,而国内跟踪大豆到货的数据显示,7月份和8月份的进口量显然远远低于200万吨,9月份也不大可能突破这一数据,因此美国农业部很可能在这份报告中将大豆进口数据调高100万吨甚至更高。

     另外美国农业部对我国2004/05年度大豆进口的预测也显的偏高,考虑到宏观调控措施的持续性,升息的可能加大,都可能使得未来一个年度我们油厂获得资金的成本提高,从而放慢采购大豆的步伐,2400万吨的进口量显然太高了。昨天新华社也援引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分析师的预测,认为未来年度的进口量可能甚至低于本年度1650万吨的数据,这要比美国农业部的预测值整整低了750万吨还多!虽然美国人对中国发布的预测数据如此之低感到半信半疑,甚至怀疑是否是为了故意左右市场价格,但是美国AG爱德华公司的分析师的看法是,市场最好是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只是,美国农业部是否有勇气这么早就开始承认自己最初的预测过于冒进,要比美国农业部的预测本身更难预测。

     至于大豆市场的其他数据,如南美大豆产量,毕竟巴西和阿根廷大豆要到第四季度晚期才会播种,现在预测都显得为时过早。因此本期报告中,如果美国农业部调高美国大豆产量的幅度超过了2500万蒲式耳,对市场就是偏空的,调高幅度只要不高于2500万蒲式耳,产量的利空冲击可能将会在本月消化殆尽,大豆市场也可能在未来一个月出现季节性的低点,只是这种假设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上,那就是美国大豆作物的优良评级不要再改善了,否则大豆市场还是一个字:跌。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