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 现货价格面临下跌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08-10
     豆粕主力合约M409从7月23日长阳线见底以来连日振荡盘升,之后伴随着A411合约新多的强势入场再度顺势上涨。上周五该合约收于2720,成功站在10日均线之上。令人不解的是,M409与A409合约的差价竟创出66点的新低,而且M409的持仓量还有10.8万手,很难让人觉得这是一个即将进入交割月的合约。联想丰富的投资者大概想到了前不久的RU407合约,只是当时RU407的价格远高于现货价格,而M409则正好相反。

     截止到8月6日,国内主要地区的豆粕价格继续保持稳定,报价在2800~2900元/吨。目前看来,在市场一片看空的情形下,多头信心不减的主要原因就是现货价格的坚挺。到底是通过期货价格的上涨还是现货价格的下跌来达到最终的价格趋同呢?从供需关系的角度看,笔者倾向于现货价格下跌。

     现货价格的坚挺似乎表明价格的主动权掌握在油厂的手里,然而饲料厂并不认同目前这个价格,询价观望者明显要超过实际采购的。即使有采购行为也只是零星的按单采购用于生产,大量采购以备生产的行为尚未出现。油厂出于成本考虑不愿降价抛售,饲料厂同样出于成本的原因不愿现价采购。但双方僵持不下的结果对饲料厂有利,其根本原因在于饲料厂一方是需求方。

     豆粕生产出来以后,基本上只能用于饲料原料,但单一的用途对应的却不是单一的需求,饲料厂完全可以通过更改饲料配方,如使用替代品、调高其他成分的方法来减轻成本压力。虽然这样产品的品质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例如蛋白质的含量降低,养殖方可能会不能接受。但饲料厂会表示可以按照养殖方的要求按原先的配方生产,条件是必须由养殖方承担高价豆粕的成本,这样他们才会按单采购生产。问题就出在这里,油厂不能按照价格传导机制将成本压力传导给饲料厂,而饲料厂却可以成功传导给养殖方,同样养殖方也可以成功传导给最终的消费者。

     因此可以说油厂对豆粕的价格实际上并没有完全的决定权。这也是为什么近来只听说过油厂停产,没有听说饲料厂停产的原因。在世界主要产豆大国大豆产量大幅增加的背景下,豆粕价格怎么可能继续保持在高位呢?所以油厂现在不以2700元/吨以上的价格抛售豆粕,很快就会不得不以更低的价格抛售。豆粕需求在传统旺季已来临时迟迟不能启动充分说明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现象。建议投资者在保持观望的同时择机抛空,不可逆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