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央行全面测试利率预期 市场中长期料将升息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08-04  
    一年期票据发行利率今年5月18日第一次击破央行再贴现率3.24%后,再 度呈现大幅上升状态,并于本周达到3.5089%这一今年以来的最高点,高于再 贴现利率0.2689个百分点;观察下一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将十分关键,这里或 许会带出央行对市场利率和加息的态度

    

     7月的最后一周,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在每周二公开市场操作增加一次正回购, 并把目标锁定在短期回购。尽管本月27日第一场新增的正回购操作只涉及10亿元 规模,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没有参与投标,但招标结果依然得到了市场人士的认 同。

    

     中信证券研究部专家认为,央行增加正回购操作的场次,却没有加大回笼货币规 模,这表明未来央行的调控将日趋“精细化”,有利于更紧密跟踪市场利率走势。

    

     目前刚被细化的公开市场操作表明,市场对利率的判断非常清晰:短期利率回 落,而长期利率走高。“这说明,各金融机构对未来一年内加息的预期有增无减”。

    

     票据与回购各司其职

    

     观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记录,本周增加短期正回购交易后,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 工具根据不同期限——长期(一年、半年)、中期(三个月、91天)、短期(28 天、14天和7天)——有了不同的分工。

    

     其中,长期操作主要通过每周二发行央行票据完成;针对中期目标,通过每周四 的正回购完成;达成短期调控目标的通道,则是每周二的短期正回购。

    

     市场人士认为,如此全面开花般地操作,大有全面测试市场对利率未来走势预期 的功效。

    

     此前,针对一年、6个月和3个月期限的操作,央行都选择通过发行票据来实 现,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市场情况的变化,今年二季度以来,央行票据覆盖的期限主要 集中在一年和3个月上,回购主要集中在28天和91天;进入7月以后,央行正回 购的期限逐步缩减,锁定在28天和14天左右;至本周二,更增加了7天的正回购 业务。

    

     换句话说,央行一方面对票据、正回购做出了不同的分工,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针 对短期货币调控的力度和专注度。将不同期限的正回购分开操作,增强了对短期利率 调控的灵活性。

    

     通过对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结果的分析,短期利率都在回落,3个月及以上期限的 市场利率在逐步走高。

    

     南京商业银行交易员告诉《财经时报》,以7月为例,一年期票据发行利率分别 为3.3057%、3.3591%、3.3484%、3.5089%,呈逐步上 升趋势;3次3个月票据利率走势则为2.8369%、2.8369%、2.87 72%,同样呈上升势头;28天正回购市场利率从当月最高点2.8500%回落 到本周的2.75%。

    

     但是,这一数据也曾有反复。14天回购利率呈现出0.2个百分点的大幅下 降。本周刚刚开始的7天回购利率则仅为2.33%,与同时发行的一年期央行票据 发行利率创下3.5089%这一今年最高纪录形成对比。

    

     关注10月以后

    

     值得关注的是,一年期票据的发行利率今年5月18日第一次击破央行再贴现率 3.24%后,目前再度呈现上升状态,并于本周达到3.5089%这一今年最高 点,高于再贴现利率0.2689个百分点。

    

     再贴现率可以看作央行对金融机构提供短期融资的成本,同时也可视为市场利率 的上限。如果市场利率高于再贴现率,金融机构势必以手中的票据向央行贴现,获得 资金后再在市场中融出而获取利差。

    

     对此,央行通常不会坐视再贴现率与市场利率的严重倒挂。可以预见,要么央行 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抑制市场利率进一步上升,要么提高再贴现率。而后者在完全的市 场经济条件下,就是加息。

    

     专家指出,观察下一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将十分关键,这里或许会带出央行对市 场利率和加息的态度。但从市场各期限品种利率走势看,加息的可能至少会在进入1 0月之后。这一点,与央行确定的观察期吻合。

    

     不过,市场人士指出,如果央行选择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压低市场利率,势必需要 增加基础货币投放。7月以来央行回笼资金的力度呈现出逐步减弱的趋势,但出于巩 固和稳定政策需要,不太可能大力度投放以抑制利率上扬。

    

     6月30日,美联储宣布加息0.25%后,人民币汇率稳定性增强,这也为央 行调控留下了更大空间。考虑到美联储加息后“热钱”流入规模可能有所缩减,央行 对冲由此产生的货币投放压力会减弱。事实上,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已经弱化了货 币回笼力度,甚至可能是净投放。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