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市豆粕价格将呈现近强远弱的走势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07-29
    近期以来,国内外豆粕期货行情连续下跌给国内现货市场带来较大的压力,受此影响,饲料厂补库显得非常谨慎,多采取多批次小批量采购的办法,公路运输检查及车皮紧张也影响了豆粕的销售,整个市场对豆粕的需求比较疲软。而油厂都希望能多出一些货,减轻库存压力,被迫不断下调豆粕价格,从而造成了豆粕价格的连续下跌。至今人们对豆粕价格的下跌还心有余悸,笔者经深入研究认为市场应该到止跌企稳的时候了,甚至还可能再次反弹,后期国内豆粕价格将基本呈近强远弱的走势,具体分析如下:

    

     一、8、9、10月份国内市场将迎来养殖需求高峰

    

     今年,由于禽流感的发生,养殖户对家禽的补栏多持谨慎心理,所以长期以来国内家禽规模迟迟不见增长,养殖需求增长时间将较往年明显滞后。5月份后,国内畜禽供应能力已出现严重紧缺,市场肉、蛋、禽价格明显上扬,也显示出饲养业正逐步摆脱禽流感后期效应的影响,于是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再次高涨。预计进入8月份后,国内家禽存栏量将达到全年最高点,在8、9、10三个月时间里饲料和饲料原料需求将出现季节性的增长,进而推动豆粕市场价格的强劲反弹。

    

     二、大豆供应关系变化的影响

    

     尽管目前中巴大豆贸易已经基本开始恢复,但是由于中国方面在发证速度上依然循适度从紧的原则,而且验收标准也非常严格,国际贸易商对于向中国出口大豆多保持审慎态度。根据南美港口装船情况来看,8、9月份大豆进口数量将会大幅减少,预计8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为?5—80万吨,相比较前期或去年同期到货量都是相当低的。加之东北大豆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国内大豆供应将再次呈现紧张局面。而此时国内饲料养殖业将迎来季节性的需求旺季,国内豆粕供应也将再次短缺,届时大豆厂商很可能借助饲料养殖业的复苏协力在市场上营造更浓的利多氛围(比如建立豆粕定价联盟、利用中美大豆主产区天气进行炒作),加大豆粕价格的上涨幅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油厂上半年的巨大亏损。

    

     不过,随着10月份的临近,中美两个大豆主产国新季大豆集中上市压力将在市场上日益显现,预计届时即使未有大量大豆供应市场,但鉴于上市压力的作用,无论是购销双方心理都会被迫再次冷却,国内豆粕价格才会顺势回落。

    

     三、禽流感的影响

    

     据最新报道,发生了U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安徽巢湖市居巢区,由于当地政府采取措施得力,疫情已经被扑灭。目前,完成对疫区内最后一只禽扑杀已超过21天,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对疫区进行了检测,对疫情扑灭情况进行了验收,符合有关疫区解除封锁的规定,当地政府发布解除封锁令,对疫区解除了封锁。对于正在迅速复苏的国内养殖业无疑是个极大地利好消息,使市场对禽流感紧绷的心情再次放松,畜禽养殖需求有望进一步提速,从而推动国内市场豆粕销量和价格的双双飚升。

    

     目前,泰国的首都曼谷和东北部的侬开府被列为新疫区,从而使泰国爆发的新一波禽流感疫情扩散至十五个府,东南亚禽流感不断扩散给市场带来一些心理阴影。尽管我国防治禽流感的措施比较得力,但到9月份以后,随着国内气温再次回落,如果东南亚禽流感疫情还得不到控制,我国依然会有随时爆发的可能,届时国内养殖市场面临的压力将再次加重,养殖户还可能适时减栏,豆粕市场价格也要随需求的回落而下降。

    

     四、大量进口豆油的冲击

    

     据调查,目前进口商正在加快毛豆油的进口步伐,在新条例实施前突击大量进口豆油,7月份中国有20万吨南美豆油到港,8月份约有30万吨南美豆油到港,加上6月份的到港量33万吨,6、7、8三个月总共有80多万吨的南美豆油会运抵国内。随着后期进口毛豆油的集中到货,将对后期国内豆油市场形成较大的冲击,油厂可能因亏损而多数无法开工,随之而来的就是豆粕产量减少,从而将有利于豆粕市场价格的进一步提升。

    

     但是,随着10月1日食用油新条例实施的临近,贸易商极有可能要囤积大量豆油,市场惜售心理将再次浓郁,豆油将更多的流出市场,市场价格有望再次回升,而此时各油厂才可能得以加大开工负荷,提高豆粕产量,从而促使豆粕价格现将出现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