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琼斯新加坡7月28日消息:据贸易人士周三称,亚洲地区的进口大豆价格预计依然受到压力,原因是中国油厂依然未摆脱资金困境,而亚洲其它国家的进口需求有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由于饲料买家的需求一直低迷不振,大多数油厂依然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局面。另一方面,油厂高价定购大豆后,大豆价格就开始大幅下跌,迫使许多油厂停产,另外一些油厂则亏损运营。
北京某公司一位官员称,饲料需求依然欠佳,国内许多油厂每加工一吨大豆就要亏损多达800元(1美元=8.26人民币)。
中国贸易商称,目前估计约300万吨进口大豆滞留在中国港口,因为许多买家无力付款。
一位贸易商称,油厂的采购步伐非常缓慢,而去年此时他们每月通常进口约100万吨大豆。虽然一些买家和贸易公司就进口船货达成一致,价格可能要低于早先敲定的合同价格,但是其它大部分买家依然在和供应商协商降低价格。这位贸易商猜测,如果双方达成一致,供应商会作出一些让步。
本周,提供给中国的南美大豆价格约为每吨300美元,CNF价,10月船期,相比之下,两周前的价格为325美元。10月船期的美国新豆报价约为每吨280美元,CNF价,低于两周前的330美元。
新加坡一位贸易商称,美国大豆价格下跌,这在亚洲地区的大豆价格上已经体现出来。
周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合约大多下跌,其中8月/11月套利价差缩小,目前市场上几乎难觅买家行踪,而且市场传闻商业公司在现货市场降低了报价。
11月大豆合约收平,报每蒲式耳5.97美元,远远低于上周二的收盘价6.12美元;8月大豆合约收低3.50美分,报6.6550美元,同样远远低于上周二的收盘价7.0750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国产大豆价格依然与上周持平,不过油厂需求匮乏是目前大豆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在亚洲其它地区,自从禽流感疫情再度爆发后,大豆需求一直非常清淡。爆发禽流感遏制了饲料行业的需求。
据泰国一位卫生官员表示,泰国中部一位51岁的男子被怀疑感染禽流感。与此同时,为了控制第二轮禽流感疫情,政府继续扑杀家禽,销毁禽蛋。
年初,亚洲地区爆发了致命的禽流感,对家禽行业造成重创,导致近1万只活约鸡被扑杀。这种疾病致使泰国8人丧生,越南也有16人死于禽流感。
近几周来,禽流感疫情在泰国卷土重来,越南、中国和印尼也爆发了小规模的禽流感疫情。目前泰国已经证实有18个省爆发禽流感疫情,迄今为止,政府官员和农民已经扑杀了20.6万多只家禽,销毁了约3.5万只禽蛋。
与此同时,日本买家基本上已经完成了近期的大豆采购任务,目前正在考虑定购9月或者10月船期的大豆。
近期没有什么生意成交,不过11月船期的美国大豆报价比CBOT11月大豆合约每吨高出30美元,相比之下,上周的升水为44到45美元。
但是,由于自上周以来海运费率略微上涨,因此大豆价格的跌幅可能不会影响运抵日本的大豆成本价。本周,巴拿马级货轮运价已经涨到了56到57美元,相比之下,上周为54到55美元。
由于中国低价豆粕大量涌入日本市场,日本大豆油厂压榨利润依然较差。
某国际商行一位贸易商称,他们听说目前仍有10到11艘大豆货轮滞留在中国海域等待卸货,当油厂压榨完这些大豆后,一些豆粕将会出口到日本。
价格敏感的韩国买家一直离市,关注印度油籽作物的生长形势。随之报道称印度油籽主产区降雨匮乏,韩国买家可能会再度开始采购南美豆粕。
据印度炼油协会本周初表示,由于迄今为止主要产区降雨稀少,因此夏播油籽产量可能年比下降15%到20%。该协会会长D.P. Khandelia称,过去一个月期间,大多数油籽产区的降雨量比正常水平低了20%到60%。去年印度夏播油籽产量达到166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