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国油脂企业产能迅速扩张,在国内后续产业只有2700万吨需求时,行业压榨产能已经达到6000万吨以上,而国产大豆只有1650万吨,因而国内企业必须大量进口大豆。这种加工能力过剩但原材料紧张的矛盾,终于在今年激化并导致油脂企业陷入全面亏损。
以前,大豆及豆粕、豆油价格一直处于上涨之中,油脂企业即使进口高价大豆也能将风险转嫁给后续饲料企业及养殖终端等,因为产业链中油脂企业属于强势群体。但今年春节以后,油脂企业刚订购大量的高价国外大豆,国内外价格就开始一路暴跌,禽流感又大规模爆发使消费量大减,国家宏观调控更是让企业资金链出现紧张,消费持续不振使企业出现大量库存,资金紧张使许多企业不得不和国外大豆供应商违约,近几个月,油脂企业每压榨一吨大豆就会产生500元左右的亏损。显然,近年来高速增长的油脂行业已经面临重新洗牌的格局。
此次,受创最深的当属民营压榨企业,按海关统计数据测算,占大豆压榨半壁江山的民营企业这几个月来损失已经超过10亿元;沿海大型独资合资企业损失虽然损失也达5亿元左右,但是,前期他们利用不同市场进行套保操作以及及时调整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现在已经摆脱困境,未来,按现在的大豆采购成本及豆粕、豆油销售价格测算,已经有一定的盈利空间;国营企业由于大部分采用国产大豆压榨,成本相对较低,所以损失也最少。
今后,国内油脂企业应该如何走出困境呢?首先,组建有影响力的行业协会势在必行。目前,大豆行业协会只是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商会50多个分会中的一个,没有独立性和权威性,此次危机也没有能够发挥较多的作用。所以,应尽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有代表性的行业协会,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增加行业内部及外部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提高对市场的敏感度和判断力,增强共同抵抗市场危机的能力。大豆协会呼吁政府与企业逐步建立沟通机制,尤其是政府在对行业作出重大决策时,应广泛听取协会和企业的意见,完善政府对进口大豆的管理方式,免得经常受制于人,付出惨重的代价。协会未来还可协调企业联合一致对外,统一分批招标采购,增加同跨国公司的对话权。
其次,不同类型企业应研究适合自己的套期保值方案。成功的套保运作不但可以规避企业经营所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还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全面及时的信息系统,企业将来的生产计划会制订得更加详细,经营手段会更加灵活,获利的途径会更加广泛。目前,大部分企业在不同市场不同品种进行组合套保及套利操作的时候,还面临两大困难。一是在国外采购进行套保操作时受到法规的限制,只有少数国有企业可以参与境外套期保值。另一方面,国内可供参与套保的品种太少,大连商品交易所目前只有黄大豆一号合约和豆粕合约,进口大豆不能交割,豆油品种则没有,企业还不能利用期货市场进行操作达到完全规避风险的目的。
最后,油脂企业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调整战略,让自己迅速强大起来,以应对加入WTO后的国际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