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香港7月15日消息:中国政府表示,尽管中巴两国协商达成一致后,中国同意取消出口商对华出口巴西大豆的禁令,但是就大豆船货中有害杀真菌剂的含量,中国政府仍坚持零容忍政策。
中国质检总局在其网站上称,政府绝不容许任何受污染的大豆加工成豆油和豆粕,进口大豆中发现混有种衣剂大豆的要挑拣出来销毁。
中方这一宣称与巴西政府的声明存在出入。巴西政府声称中国将接受巴西于6月11日生效的质检标准,即每公斤大豆船货中容许含有一粒经过杀真菌剂处理的种子。
贸易商称,中国质检总局周二召集贸易商、油厂和供应商,对上月出台的大豆进口条例进行了讲解。这些条例曾令市场许多人感到困惑。
北京某国际商行一位贸易商称,巴西大豆的问题依然存在,不过一些买家可以接受这一点。贸易商称,新出台的条例要比早先条例宽松一些,在旧条例规定下,中方曾拒收五船巴西大豆,也有一些行业人士认为零容忍政策不科学,也无法接受。
☆ 审批程序有所变化
中国质检总局将加快大豆进口许可证的审批速度,由原来的30个工作日缩短至20个工作日,并且许可证的有效期从原来的三个月延长至六个月。
中国一位贸易商称,质检总局尽量解释他们不想影响大豆进口,这位贸易商说,质检总局表示的意思是他们不是非常严格,现在对大豆进口的限制放宽了一些。不过新的审批程序尚未出台。
货款支付依然是贸易商关心的头等大事。许多油厂依然协商先前高价定购的大豆。由于货款支付问题,10到20船大豆船货进退两难,国际供应商和国内一些大型油厂仍在谈判之中。在问题解决之前,几乎没有供应商愿意签署新的销售合同。
一些贸易商说,他们也担心质检总局建议的关于在今后大豆采购合同中包含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及检验检疫要求的条款。质检总局官员未对此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