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多头仍未放弃 长期压力犹存——豆粕市场上半年回顾与下半年展望

  作者: 来源: 日期:2004-07-13  
 回顾大连豆粕市场上半年的走势,大致可分为4月初之前的大幅拉升阶段和4月初之后的深幅回落阶段,市场在经过了上涨和下跌之后,多空力量短期内达到了暂时的平衡。至6月下旬,豆粕的市场价格与年初时的价格大致相当,可谓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后期,豆粕市场将在多空双方的进一步搏弈当中,抉择出长期运行的趋势。
    上半年回顾
    上升阶段
    今年的1月和2月份,在东南亚和我国的部分地区相继暴发了禽流感疫情。市场普遍预计豆粕市场将会出现下跌的走势,但是市场的最终走势却令众多业内人士大跌眼镜,出现了近几年来罕见的大幅快速的上涨行情。
    在这段上涨行情中,豆粕现货市场的销售大多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国内众多油脂企业并未因这次豆粕价格的上涨而得到实惠;相反,饲料企业却因原料豆粕价格的上涨而陷入困境。影响这段行情的主要因素有:1.国内消费品价格的惯性上涨助推豆粕价格走强;2.本年度以来,国内压榨市场对大豆的需求量增大,铁路运输部门对产区大豆运输的保障措施加速了国产大豆的消耗进度,豆粕市场的压力相对减轻;3.由于本年度美国大豆产量下降,而出口量及压榨量好转,导致美豆的库存量大幅下降;4.由于2月和3月份正值南美大豆上市前市场压力相对较轻的时期,这个时期就只能是CBOT基金多头拉高出货的最后时机,国内豆粕市场也追随CBOT的走势大幅上涨。
    深幅回落阶段
    4月份以后,随着国内的宏观经济调控、企业经营困难、市场需求减弱等因素的影响,豆粕市场出现了深幅下挫的走势,至6月份市场止跌企稳。影响这一阶段行情的主要因素有:
    1.政府相关调控措施的出台,短期内使得国内商品市场价格出现整体回落态势,高企的豆粕价格轰然倒塌、一路狂泄;2.中美新豆产量的提高使得豆粕的远期合约压力明显增加;3.随着豆粕市场价格的大幅下跌,国内众多压榨企业的经营状况逐渐陷入困境,企业库存增加、周转资金短缺;4.油脂企业所面临的共同困境促使压榨企业走向联合,以便共同渡过难关,限产的措施对市场有着支持的作用;5.中巴大豆贸易出现争端;6.随着豆粕价格的大幅下跌,饲料企业出现底位购买现象。
    下半年展望
    下半年影响豆粕市场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饲料市场来看,政府扶持养殖业政策的市场效应将会在下半年家禽养殖业中逐步体现出来。今年二季度以来,国内禽蛋市场价格增幅明显,这对家禽存栏数量的回升将会带来积极的作用,而第三季度又是饲料销售的旺季,国内家禽养殖业在走出了禽流感的阴影后有望在下半年呈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而禽饲料的消费也将会出现补偿性和反弹性的增加,并带来豆粕销费市场的旺盛。
    2.预计在今年新豆上市前的第三季度里,国内进口大豆的压榨量可能会达到650万吨左右;在供给方面,现有库存加上进口数量及适量的库存容量,在今年的第三季度里,国内进口大豆的数量至少需达到400万—450万吨方能满足压榨需求量。考虑到近期仍有众多的油脂企业因资金短缺、效益恶化等因素的影响而不得已进行洗船的可能,加上前期国内油脂企业对国外大豆进口订单大幅减少以及大型油脂企业在5月份确定的在下半年联合减少进口大豆订单的计划,预计在第三季度的后半期,国内进口大豆的供给将会有所趋紧,并会推动豆粕市场价格的反弹。
    3.今年中美新豆产量的增加,将会推动压榨量的增加,从而给豆粕市场增添压力。第三季度,中美两国大豆产区的天气状况、国内油脂企业与国外大豆贸易商之间的利益争夺仍将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市场投资者需对此加以关注。
    6.近期大商所出台了新的豆粕交割制度,在华南和华东地区采用“以厂代库”和“期转现”制度,新的交割制度促进了现货企业参与保值和套利的积极性,豆粕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联动性更强,交易也将会更趋活跃。
    综合上述分析,今年下半年豆粕市场将会出现短线调整后再振荡走高的走势。伴随着今年新豆的上市,豆粕市场的季节性压力也将会体现出来,市场长期趋势依然向淡。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