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豆于6月初触底反弹,到上周为止期价振荡爬升已有一个月的时间,同期产生了逾10%的反弹幅度。在此过程中多空双方对后市分歧逐渐加大,持仓量与日俱增。大商所及时地扩大了涨跌停板幅度以适应市场的需要.本周的大跌充分说明,市场的趋势是挡不住的,只有顺势而为才是硬道理。
一、国际方面
当前CBOT大豆近月合约虽然受陈豆供应紧张而获得较强的支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种局面终将被打破,而现在正是打破此种平衡的绝好时机。从CBOT盘面来看,大量持仓正逐渐从8月合约向11月转移,而11月合约的价格代表了美国新豆上市后的期约价格,目前CBOT11月大豆合约期价在650美分左右,与主力8月合约价格有较大的差距。另外,南美大豆产量虽然低于预期,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南美大豆出口中国经历了不少曲折,贸易纠纷问题已逐步得到解决。但由于中国受宏观调控影响大豆需求比预期有所下降,后期国内进口数量也将有限。近日美国宣布不再由于亚洲锈菌病等问题对南美大豆设置更高的进口壁垒,随着美国陈豆供应的日趋紧张,相信南美大豆在遭受出口中国的挫折后,将对美国大豆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从此角度看,大量南美大豆的集中上市将对中国及美国市场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销售不畅的阿根廷及巴西大豆现货价近期持续下跌,依然处于大的下跌通道中,美国将不可避免的遭受高原效应。而且美国今年的大豆产量预期大幅提高,也将成为后市豆价不能承受之重。6月底美国农业部预计本年度大豆收获面积为7365万英亩,比去年的7232万英亩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按此计算本年度美国新豆产量将为7900万吨左右的历史较高水平,这将毫无疑问对CBOT乃至DEC豆价造成巨大的冲击。CBOT大豆在800美分附近的防线恐难以维持。
二、国内方面
中国因前期限制南美大豆进口,大豆进口量出现了下降。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进口大豆为910万吨,同比减少11.7%。国内压榨商库存虽然降至低点,但在巨大的亏损面前,补库工作短期内难以开展。而随着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在经过前期进口大豆断档之后,下半年的进口量有望增大。而国内大部分压榨商仍陷于即产即亏的泥潭之中,豆粕价格在前期保价联盟的作用下虽有触底企稳的迹象,但国内家禽养殖业复苏缓慢,实际豆粕现货成交价格正逐步走软。而且今年上半年豆油进口量同比出现大幅增长,目前国内豆油价格已降至6500~6800元/吨左右,后市仍有继续下跌的趋势。因此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之下,后期进口大豆的大量到岸将加大库存压力,对豆价形成沉重的压制作用。
三、禽流感又袭豆市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岌岌可危的基本面面前,禽流感的出现又一次重创了市场多头人气。周二我国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最终确诊,日前发生在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的鸡只死亡系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所致。本周二,泰国农业与合作部畜牧厅证实,泰国中部大城府帕海县的一个农场在过去一周来有7000多只鸡病死,怀疑是感染了禽流感病毒,该国政府正处于高度戒备状态。近期禽流感再次出现,对大豆、豆粕价格无疑又是雪上加霜,豆粕需求低迷的局面短期内难有改观,因而国内大豆需求短期内也无望出现有效放大。尽管本次出现的禽流感对家禽养殖业的影响尚不可预知,但禽流感又一次成为豆市短期内挥之不去的阴云已是不争的事实。
综上所述,在对当前豆价极为不利的基本面面前,前期大有逼仓嫌疑的连豆A409合约后期恐难以得到外盘的有效支撑,操作难度急剧加大。该合约的持续大幅减仓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多头已意识到目前事态的严重性,空头的顺势打压直接迫使期价重心迅速下移,后市连豆将继续下行寻求有力支撑,但短线下跌过急,后市难免振荡,投资者需警惕反抽行情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