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油料及食用植物油品种基本状况:按我国现行生产统计口径,油料主要包括油菜籽、花生、葵花籽、芝麻、胡麻。但实际上,大豆和棉籽也是压榨食油的原料。按压榨量排序,大豆、油菜籽、花生、棉籽是国内榨油的主要原料。按消费量排序,豆油、菜油、花生油、棕榈油、棉油是食油消费的主要品种,其中菜油和豆油占消费总量的60%左右,花生油和棕榈油占30%左右,棉油占7%左右。
(一)我国油料与食油生产发展情况
1993年油料市场放开后,我国食油消费容量得以充分释放,油料、食油价格明显上涨,刺激了国内油料生产与加工,1995年油料产量增加到2250万吨,生产食油近700万吨(扣除食用部分的国产油料、大豆与棉籽按一定比率折油,下同),分别比1993年增加约450万吨和130万吨;随后两年国内油料与食油生产有所徘徊;1998-2000年,油料生产持续发展,主要是油菜籽和花生面积与产量不断增加,2000年油料产量达2955万吨,食油产量增加到800万吨左右;2001-2002年,油料生产又出现徘徊,但由于这两年棉籽与大豆相继增产,食油产量得以略有增长,在830万吨左右;2003年由于气候不利,油料产量再度下滑,大豆、棉籽也没有实现预期的增产目标,但主要压榨品种油菜籽产量增长,食油产量仍保持在830万吨左右。
(二)食油消费需求状况
随着收入的不断增长,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转变,从吃饱-到吃好-吃出健康,近几年越来越比较注重健康消费,动物油的消费越来越少,植物油的消费逐年增长。从年人均消费看,1993年油料市场放开初期,城市人均食油消费7.1公斤,农村人均消费4.06公斤;1996年城市7.6公斤,农村4.59公斤。2000年城市8.2公斤,农村5.45公斤;2002年城市8.5公斤,农村大约5.8公斤。上述城市与农村人均消费仅是家庭食用方面,如果加上其他方面的消费,初步测算,近两年国内食油人均消费量在10公斤左右。从年消费总量看,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食油年消费量不到600万吨,到1996年已突破1000万吨,2000年增加到1220万吨左右,2002年达1380万吨左右,我们估计2003年在1470万吨左右。按上述消费量测算,1996-2000年,食油年均消费增加量在60万吨左右;2000-2003年年均消费增加量在80万吨左右。可见,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食油消费需求稳步增长,且年均消费有增量放大趋势。
(三)油料食油产需缺口及进口变动趋势
由于油料压榨产品消费需求增长速度快于油料生产供给增长速度,油料与食油产需缺口逐年加大(食油产需缺口是指:国内生产的油料压榨所得产品量与实际需求量的差)。以食用油为例:1996-1997年,产需缺口在350万吨左右;1998-2000年,400万吨左右;2001年450多万吨;2002年,550万吨左右;2003年,650万吨左右。
产需缺口的存在直接导致了近几年来油料与食油的大量进口。
从油料看:我国进口的油料主要是大豆和油菜籽。1996年大豆转为净进口,当年进口111万吨,随后几年,大豆进口持续增长,1999年达到432万吨;1999年7月我国开始实施豆粕进口增收增值税政策,2000年国内沿海地区新建大型油脂加工厂相继开工,油料加工需求放大,大豆进口激增,2000年进口突破1000万吨,达1042万吨,2001年进口达1394万吨;2002年减少到1132万吨;2003年突破2000万吨,达2074万吨。1998年油菜籽开始大量进口,当年进口139万吨,1999年达260万吨,2000年达297万吨,2001年以后,国际市场油菜籽价格上涨,进口加工利润不佳,进口下降,2001年进口了172万吨,2002年进口了62万吨,2003年仅有17万吨。
从食油看:1986年我国食油转入净进口阶段后,进口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6~1993):食油少量进口阶段,净进口量始终没有超过100万吨。第二阶段(1994~1995年):食油进口跳跃性增长阶段,1993年油料市场放开后,产消缺口增加到200多万吨,1993-1994年,出现抢购油料和食油风波,1994年食油净进口增加到136万吨,1995年猛增到301万吨。第三阶段(1996之后):由单一进口食油转入食油与油料双进口阶段,实际的净进口量包括进口食油与进口料折油两部分。1996-1998年净进口始终没有超过300万吨,1999年达到了364万吨,随后三年净进口量连续增长,突破400万吨,2000年达456万吨,2001年458万吨,2002年487万吨。2003年,净进口猛增,突破了800万吨,达814万吨,其中,直接进口食油436万吨,进口大豆折油373万吨。进口激增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内产需缺口进一步放大,二是2002年进口不足;三是进口产品销售利润可观,市场经营主体有可能增多,经营企业库存总量相对加大,特别是进口大豆库存量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