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监测显示,截止至10月22日,WTI原油期货跌破98美元/桶,收盘报价为97.80美元/桶,日跌幅为1.43%,与月初相比下跌4.16%;布兰特原油期货报价109.97美元/桶,日涨幅为0.82%,据月初上涨1.88%。相对于9月受地域政治影响原油高位震荡的局势,10月WTI原油期货一路震荡下跌,自7月2日以来WTI原油期货在10月21日首次跌破百美元后,次日跌穿98美元大关。
进入10月份以来,随着地缘政治问题的缓和,原油呈现持续下跌趋势。月初因短期上调债务上限之争持续给油价下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原油窄幅震荡,虽然周末市场乐观认为美国国会将通过参议院预算协议,但因美库欣原油库存增加,且因伊朗核计划会谈取得进展迹象也令油价受压,而且中国经济数据也较预期较弱,原油下行势在必行。
美国能源信息署公布数据显示,美国截至10月10日当周原油增加400万桶,刷新三个月来新高,远远超出预期的220万桶。且为连续第四周增加。该数据因美国政府关闭而被延迟发布。另外,精炼厂设备利用率微升至86.2%。此外,上周美国库欣地区原油库存增加36.6万桶,为四个月来首次增加。与此同时,美国炼厂秋季季节性维护开始,加上一些输油管道事故限制原油需求,造成美国原油库存膨胀,扭转了库存几个月的跌势,这令过去两周油市结构发生巨大转变。并燃点了匆忙出脱布兰特原油和美国原油的价差交易,两份合约价差在三日走宽大约3.50美元。一些投资人对这一交易表示充满兴致,纷纷买入布兰特原油,卖出美国原油来为买入布兰特原油提供资金。
美国原油价格周二(10月22日)跌穿每桶98美元,至约四个月来最低水平,而布兰特原油上涨,因对美国原油供应过剩的忧虑令两份原油合约价差录得2012年初来最大三日升幅。布伦特原油和美国原油价差扩大至10美元以上,据众分析师分析,该两种原油价格下方均未能获得有效支撑。目前基本上缺乏地缘政治紧张的支撑。市场焦点部分集中到了宏观事件上,现在美国非农数据占据头条。
近期数据显示,在连续14周减少后,美国库欣原油库再次上升,扶助引发对美国原油合约的卖压。稍早,美国公布被推迟发布的就业数据,为布兰特原油提供一些支持。9月非农就业岗位增加14.8万个,增幅令人失望,这令美元走弱,且巩固对美联储可能继续执行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
生意社原油分析师潘海萍表示进入十月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多国将正式进入需求淡季以及原油供应增长的大环境影响,原油回归供需基本面。中东地缘政治局势缓和,美国政府预算僵局缓和以及全球经济依旧疲弱,这一系列因素均不足以支撑原油价格,原油将继续下跌,预计阻力点将在90美元/桶。
原油大幅下跌,大宗商品受到波及,生意社分析师认为:
生意社能源行业分析师李宏认为:原油价格下跌对上游原油开采行业负面影响是显然的,但对炼油行业是利好,这意味着炼油成本的降低。不过,当前来看,原油的下跌导致成品油市场利空影响较为明显,下游用户多不看好后市行情。
燃料油:21日交易员称供应短缺,亚洲180-cst燃料油11月/12月互换价差升至两周高位22日亚洲燃料油现货价下滑至近一周最低水准。国内燃料油市场则观望心态浓厚,市场主力持稳。生意社燃料油分析师刘美侠认为:国内燃料油市场虽稳,但看空气氛充斥市场,买卖双方观望明显,整体市场交投气氛冷清,后市来看,短期内仍弱势为主,小幅下滑的可能性较大。
成品油:生意社成品油分析师高国云表示,原油库存增加、炼厂需求下降、美国非农就业报告数据不理想等多重重压下,原油价格重挫,成品油成本支撑不足,本轮调价下调风向逐渐明确,市场上购销更加清淡,需求短期仍难以拉动。
沥青:周初原油跌破100美元/桶,给原本就弱势的沥青雪上加霜,21日石油沥青期货成交反弹后,22日重返弱势。生意社沥青分析师刘美侠认为,供需矛盾加剧,淡季来临,且南方天气,资金紧缺等影响,加上近期北方需求转淡,冬储尚未启动,沥青后市短期内仍维持弱势为主。
甲醇:10月22日,原油跌破百元大关,甲醇期市受到打压,跌2.41%。生意社甲醇分析师潘娜认为,在基本面偏空的影响下,期价重心将逐步走低,甲醇市场主要下游需求疲软,另西北至内地主销地运费下调,甲醇现货价格后期或继续走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