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由于应用范围广泛成为最为大众熟知的产品,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维生素C是维生素族群中的大宗品种,我国的出口量已占到全球市场80%的份额。但内需、外需占比极不平衡,外需出口占全国产能的80%,内需仅占20%.
2010年以来,维生素C价格一落千丈,对生产企业的影响已经严重到不容忽视的地步。《中国维生素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数量增加了33.5%,出口平均价格同比下降了16.6%,这是维生素类产品价格连续四个景气年之后的首次下降。其降幅之惊人,在整个原料药出口中实属罕见。究其原因,主要是维生素类两大支柱产品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价格下降--2010年维生素C出口数量增长46.8%,出口单价下降31.3%;维生素E出口数量增长30.6%,出口单价下降3.3%.
作为维生素 C 生产大国,我国拥有全球 90%的生产能力。目前,业内公认的维生素C"五大家族"分别是东北制药、华北制药、石药集团、江山制药和后起之秀山东鲁维制药。其中,石药集团和山东鲁维制药产能约为3-3.5 万吨;东北制药产能约为2.5 万吨;华北制药和江山制药产能都在2 万吨左右,"五大家族"的产能总和约 12 万吨,与全球维生素 C 总需求量大致相当。 国际上可与他们匹敌的只有维生素巨头帝斯曼,其大约拥有 2.3 万吨产能。
"五大家族"的产能在国际称雄也不是一蹴而就。资料显示,中国维生素工业20世纪50年代末刚刚起步,70年代个别品种技术突破,如维生素C两步法生产工艺的研究成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上世纪80年代,国际巨头帝斯曼(原罗氏公司)、德国巴斯夫公司、安迪苏公司(原罗纳普朗克公司)等企业垄断全球维生素的生产销售,那时我国除生物素以外的其他各种维生素虽然实现国产化生产,但中间体依然依赖进口,产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直到90年代中后期,各种维生素及中间体的生产技术相继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整个维生素产业迅速升级发展。到本世纪,维生素A、D、E、H等14种维生素全部实现了国产化。
随着维生素产业高速发展,速度太快、监管缺失导致部分种类维生素的生产如同脱缰的野马,一启动就收不住车,引发产能过剩,进而影响出口价格。例如,维生素C的出口价格如同过山车一般起伏不定。数据显示,1992-1993年间,VC的价格曾高达每公斤12-14美元,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了中国企业过度投资,高峰时期国内VC生产厂家一度高达28家。新增竞争者太多,价格战也就不可避免,VC出口价开始走入一轮跌势。
纵观我国VC 行业的发展历程,一直处于VC 价格上升,生产企业便盲目投产,进而导致供需平衡被打破,价格快速回落;然后有生产企业被迫退出,供需重新平衡这样一个周期性循环过程。2008年-2009年,VC 价格再度高企,大量中小企业纷纷上马VC生产项目,转而再度造成我国VC 行业产能过剩。据券商估计的数据,整个行业的总产能超过 20 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