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年底粮价大幅上涨以来,猪肉价格猛涨再次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根据国统计局发布的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显示,肉禽及制品价格同比上涨了26.5%,对食品价格及整个消费物价指数的上扬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商务部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鲜猪肉批发价格比上月上涨13%,比去年同期上涨了近50%。一时间,各界对肉价极为关注,媒体报道不断增多。
三方面因素造就当前肉禽蛋价格大幅上涨
据了解,此次肉禽蛋价格的大幅上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因素造成:
一是今年来禽流感疫情的影响,降低了国内养殖的发展速度,导致需求与供应出现紧张局面。2004、2005年连续两年大面积暴发禽流感疫情,对种禽产业造成了严重冲击,种禽企业数量开始减少,供种能力明显不足。有专家称,目前的猪肉价格上涨就是股市飞涨的另一个版本。在养殖业,熊市多年之后必然要迎来一个牛市。
其次是在疫情的影响下,国内养殖成本增高,风险加大。今年春节,由于市场复苏,养殖户开始补栏,但由于此前价格较低,母猪被宰杀,仔猪稀缺,价格很贵。八九公斤重的仔猪,现在能买到就得230元左右,再加疫情的防控治疗工作,养殖成本明显提高。
最后是深加工行业和饲料行业争粮。石油紧张促进了玉米深加工发展,强劲地拉动了对玉米的需求,并拉动玉米价格上涨,从而使石油价格与玉米价格出现了联动关系,这是全球谷物市场出现的一个新动向。其深远意义还在于玉米在受到石油价格影响的同时,又由于玉米与其他谷物价格的比价关系,间接影响小麦和大米国际市场价格。当前的玉米每公斤售价达1.44元,前几年每公斤1.5元的最高价格已触手可及,并且还带动现在饲料价格,目前每袋饲料从100多元涨到150多元。
从以上三个因素可以看出,此次肉禽蛋价格的大幅上涨有两条是起本身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只有第三个因素——深加工行业和饲料行业争粮,属于外部因素。因此,稳定生猪供应,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将成为有效控制肉价的重要手段。
政策支持,我国养殖业有望进入快速恢复期
为稳定猪肉市场,加强建立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财政部6月下旬发出了《关于应对猪肉价格上涨,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财建〔2007〕221号),提出建立母猪保险和补贴相结合制度,其主要精神:一是国家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对有繁殖能力的母猪建立重大病害、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商业保险制度。对中西部地区的保费,中央财政补助50%,地方承担30%,饲养者负担20%。二是建立母猪饲养补贴制度。国家财政依据参保母猪数量,实行"先参保、后补贴"的办法,对有繁殖能力的母猪的饲养者给以直接补助。补贴标准原则按每头每年50元核定,对中西部地区补贴,中央财政负担60%,地方财政负担40%。
为了贯彻国家关于母猪保险和补贴的制度,目前,国内部分养殖大省已逐步开展能繁母猪存栏量的调查,我国养殖业也有望由此进入快速恢复期。同时,根据仔猪生长周期为4至6个月,今年冬季市场也将形成大量的生猪供给,肉价大涨的局面将得到控制。
价格波动不可避免,市场期待避险平台
养猪业是一个低技术壁垒的行业,我国目前仍属于分散养殖为主的行业阶段,令养殖者预测市场和平衡风险的能力十分局限。这一特征将带来两个双重效果,一是市场不会有很长时间的供给空白,凭借简单的供求意识,养猪业在一段时间内还会兴盛起来。但从长久来看,如果没有政府有效的引导和疏通,凭借散户猪农有限的预测市场和平衡风险能力,这种周期性的价格波动再所难免。
目前,生猪期货在世界农产品期货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规避了价格风险,而我国2004年到2005年国内生猪现货价格波动幅度达到18.52%,市场人士为此呼吁尽快推出生猪期货,助推产业走出价格困境。去年3月,中国证监会期货部、大连商品交易所等单位联合举办生猪期货上市调研论证会,国内生猪期货品种上市被提上日程。据悉,在去年推出豆油期货后,大连商品交易所有意将生猪期货列入期货品种创新的规划。如果交割难题能够解决,大连商品交易所有望在今年年底推出生猪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