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春意浓。
去年下半年以来,不断提高维生素价格的新和成(爱股,行情,资讯)(002001.SZ)迫不及待地又给投资者送来一份大礼。
“VE系列较去年10月提高约120%左右,VA系列较去年12月提高约60%左右。”2月21日,新和成发布2008年第一次提价公告。
受此影响,当日新和成跳空8.9%开盘,报收于38.11元,上涨6.45%。
“新和成此次大幅提价只是开始,年内还有提价可能。”上海某创新券商研究员表示。
提价背后
去年6月,新和成便开始新一轮提价。
新和成去年先后6次发布产品价格提升中,4次涉及VE价格变动,3次涉及VA价格变动。
6月14日,VE价格上调分别是内销上调15%-20%,出口上调5%-10%。同期VA价格下降10%。
9月13日VE系列产品价格上浮15%。
10月20日,VE系列产品价格再度上涨15%。
12月4日,VA系列产品价格提高20%。
加上此次VE和VA的大幅提价,目前,新和成VE价格已达约160元/公斤,VA则达190元/公斤。
而新和成的VE价格2006年初仅45/公斤,VA价格为90元/公斤,去年8月,国产VE成交价也仅55-56元/公斤。
对于此番大幅提价,新和成称主要压力来自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等三方面。
实际上,“上述理由只能说是此翻涨价的小部分原因。”上述研究员认为。
“从化工角度说,新和成的生产原料价格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并不大。”兴业证券化工研究员方磊称,新和成属于化工行业的下游企业、医药行业的上游企业。近期原油价格波动对不少化工上游企业的成本增加带来不少压力,但是,“新和成等下游企业的成本压力已大大减化,若把原材料价格提高当成此次涨价的理由,并不合理。”
不过,新和成作为一家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企业,其产品多以出口为主,其销售方式多采用中间代理商形式。
2007年半年报显示,新和成主营收入中,出口收入约占比为75%。人民币升值的确将给其销售收入带来压力。
今年,对医药化工行业环保监督加大,三废排放标准提高,用于环保的成本增加也是不争事实。
“但目前涨幅已远远超过这些压力和事实。”上述创新类券商研究员表示。
造成VE、VA价格猛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答案是寡头居货提价。
居货提价
VE、VA大部分用作饲料添加剂,为饲料中必需的添加成分,且无替代品。
申银万国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对于VE、VA需求量每年增长4%-5%。而VE行业经过长期的市场竞争,加上前几年产品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基本都已被淘汰出局,目前市场格局稳定,集中度高。
“全球市场的VE生产主要由DSM、BASF、浙江医药(爱股,行情,资讯)(600216.SH)、新和成等4家独大的多寡头局面。”中原证券分析师焦浩漭表示,其中,新和成的VE纯品产能在10000吨以上,新和成与浙江医药合计VE产量约占全球的40%。
VA市场集中度相对于VE则更低,目前,仅新和成20%饲料级VA粉的年产量约4000—5000吨,居全球第二,约占近20%的份额。而VA的主要生产企业,除上述VE生产寡头外,还有厦门金达威。
“此次提价的真正原因在于产能垄断,使大幅提价成为理由,几大巨头一致行动使VE、VA价格一路飙升。”上述不愿具名的研究员告诉记者,VE、VA的生产是较为特殊的行业,其前期投入大,生产难度较高,合成反应步骤长,涉及多个关键中间体的生产,进入壁垒较高,预计两年内产能不会有较大变化。
事实上,新和成也是步DSM后尘提价。上周,DSM将VE的报价提高到180元/公斤。
“从目前情势看,浙江医药VE、VA提价在所难免,会很快跟进。”上述研究员预计。短时间内,VE、VA的价格不会放大,且目前厂家控制发货,导致市场产供应不足,后期价格走势乐观,“一边是价格提高,一边是需求旺盛,此次大幅提价并不会给新和成的销售量带来影响,随之而来的将是毛利率大幅提高而带来净利润大增。”
申银万国的报告显示,VE提价15%,将增厚新和成每股收益0.27元,VA价格上升20%,会增厚新和成每股收益0.14元。
“综合成本上升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保守估计,今年新和成的每股收益将达1.82元。”申银万国有关人员表示。
新和成业绩快报显示,2007年每股收益0.23元,净利增长131%。
行业周期制约投资机会
相对于上百倍市盈率的医药股,按今年每股收益1.82元计算,仅20倍市盈率的新和成无疑将吸引市场眼球。
“新和成这类企业的行业周期性较强,价格不断上涨也是由于成本优势和垄断优势所致,其工艺成本核心竞争力并不大,一旦获利空间巨大,就会有更多企业加入到此类产品生产的行列中,而此前在竞争中被淘汰的相关企业,也可能复产。”上述创新类券商研究员分析,一旦供需平衡打破,VE、VA的价格便会应声回落。
焦浩漭也认为,虽然VE、VA价格一片看好,但对于这类周期性行业的拐点判断尤为重要,据他分析,此类行业的周期约在两年左右,“按此计算,可能今年内就会有行业拐点出现。”
申银万国的分析报告也明确指出,随着相应产品价格的不断提高,新和成可继续作为趋势投资品种,但同时提醒,新和成总市值已高达122亿元,市值已高估,隐含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