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内要闻 » 正文

猪病难治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9-27  
 

    随着养猪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农村养猪专业户的增多,以及动物、动物产品大范围、长跳高的频繁流通,猪病的发生流行变得越来越复杂,一些疫病屡控不止,时起时伏,防不胜防;猪瘟等到老疫病的发生呈非典型化且多为混合感染,临诊症状日渐复杂;新的病毒细菌感染性疾病日渐增多,个别传染病的免疫失败经常发生,猪病的流行使养猪生产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养猪业每年因各种疾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上百亿元,疾病导致饲料和人工的浪费、生产成本上升。治疗性药物的残留导致食物安全问题,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目前影响我国养猪业生产的主要问题不是品种、饲料和市场,而是各种疾病的威胁;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综合症等疾病的流行是制约养猪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养猪业疾病多发和难于治疗,已经成为广大养猪户十分头痛的难题。现在猪越养越难养,猪病越来越复杂,治疗越来越困难,其症结何在?根据近几年的兽医临床总结和调查分析,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

    防疫不当

    1 疫苗质量参差不齐、效价低。在养猪生产中,需要严格控制的传染病仍主要是口蹄疫、猪瘟、链球菌、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等。有的厂家生产的疫苗效价不高,剂量不足,免疫时需要注射多头份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抗体。而有的厂家生产的疫苗免疫效果好,但价格贵,如哈兽研生产的猪瘟兔化弱毒牛体反应冻干苗,只需注射一头份,就能产生足够的免疫抗体,可是由于价格高,经销商和养殖户接受困难。

    2 免疫注射操作不规范。养猪户中大部分没有受过正规的兽医基础培训,免疫注射时操作不正确,进针深度不够或打飞针,造成本应注入肌肉或皮下的,却成为脂肪注射,影响免疫效果。

    3 疫苗运输和保管不善。经销环节和养殖户在保藏疫苗时没有严格按照疫苗保藏的条件保藏疫苗,有些根本不懂保管常识,造成疫苗失效或效价降低。

    免疫抑制

    1 疾病免疫抑制。如呼吸与繁殖综合症、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血液虫病、寄生虫病携带者成为亚健康的状态,一旦应激就要发病,这样注射疫苗达不到应有的抗体水平。虽然注射过疫苗,但猪体内免疫抗体水平低或抗体高度维持的时间可能不会太长,达不到抵御病毒或细菌入侵的目的。

    2 饲料免疫抑制。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等)、重金属(如汞、铅等)、工业化学物质(如过量的氟)等能毒害和干扰机体免疫系统正常的生理机能,过多摄入会使免疫组织器官活性降低,导致猪不能产生正常的免疫应答,抗体生成减少。

    3 药物免疫抑制。因为长期把多种抗生素药物加入饲料中,不但容易造成产品污染,使病原微物产生抗药性,还会使胃道内正常菌群爱到抑制,导致消化功能紊乱,B族维生素缺乏,抑制免疫系统。有些药物,如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氯霉素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即使在治疗量水平也能抑制免疫系统。

    4 营养性因素。某些维生素(如复合维生素B、C等)和微量元素(如铜、铁、锌、硒等)是免疫器官发育,淋巴细胞分化、增殖,受体表达、活化及合成抗体和补体的必需物质,若缺乏或过多或各成分间搭配不当,必然诱导机体继发性免疫缺陷。

    5 理化因素。大量放射线辐射动物(如长时间的紫外灯照射)可杀伤骨髓干细胞而破坏其骨髓功能,结果因严重损伤造血干细胞而导致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丧失。

    6 不良应激。在过冷、过热、拥挤、断奶、混群、运输等应激状态下,畜禽体内会产生热应激蛋白(HSP)等异常代谢产物,同时某些激素(如类固醇)水平也会大幅提高,它们会影响淋巴细胞活性,引起明显的免疫抑制。

    超大剂量和盲目联合用药,导致耐药菌株产生

    1 长期超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和随意使用激素药物,许多人没有畜牧兽医基础知识,缺乏科学养殖技术,为了控制疫病长期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菌素;或者猪得病后,盲目超大剂量应用抗菌和激素类药物,在兽医医实践中常有超出几倍到几十倍的剂量,对于不敏感的微生物,过量使用抗生素,不但不能杀死或抑制,相反会使微生物增加对药物的耐受性,导致抗药性的产生,使动物传染性疫病越来越难治疗。地塞米人参是激素类药物,适量应用使抗炎、抗过敏、抗休克作用,但长期过量使用,会扰乱体内激素分泌,降低机体免疫力,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2 给药疗程不足,治疗不彻底。任何一种药物在体内维持疗效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当血液中药物降到一定浓度时就必须及时补充,否则,病原微生物就有可能在机体内顽强生长繁殖,逐步产生耐药性,甚至发生变异,给今后的治疗造成较大难度。有些专业户在猪得病之后,因为怕花钱,打上一针、两针猪开食就停药,没有按照科学的理念坚持一个疗程,导致猪病反反复复,增加治疗成本。

    随意相种,流通领域疏于管理

    1 流通管理不善。现在的畜禽市场是开放的,畜禽及其产品可以在大范围内广泛流通,这有利于畜禽及其产品的合理流通和价格稳定,但市场管理却显得混乱无序,不按《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去执行,特别是长途贩运仔猪、商品猪,经过长途贩运应激抗病力下降,亚健康猪肝随之暴发疾病,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2 随意引种,导致新的疫病不断发生和传播。我国有许多原有的畜禽疫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近二十年来却新出现了近20多种畜禽传染病,每年因为疫病流行造成的损失非常大。猪的疫病在临床上单一的病原菌感染已不多见,非典型病例越来越多,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混合感染较为多见,2002年前后,各地都发现了一些治疗十分困难的猪传染病,其病原体原复杂,有认为是附红细胞体病、猪呼吸与繁殖综合症、弓形虫、圆环病毒、猪瘟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引起,不使用综合治疗措施很难控制。

    我们在本地的养猪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当地实际,用保健养猪的方法去应对猪肝病难治的问题,效果甚好,解决了很多的养鸡猪难题。

    1 采取自繁自养的原则。建议养猪户尽可能采取自繁自养,若是要在外地购回仔猪,当日先注射蓝耳病疫苗,隔三天就要注射猪瘟疫苗,严格按本地的免疫程序搞防疫,不打飞针,一猪一针头,操作要规范。

    2 采取保健养猪的方法。采用营养均衡,能有效增强机体抗病力,利用营养调控原理去饲养,提高猪的抗病力,增加免疫力。在饲料中添加抗菌抗菌素病毒的中草药,如深圳中宝公司生产的银翘散,可以增强生猪的免疫力,提高猪的抗病力。

    3 解决霉饲料的问题。饲料霉变在“猪无名高热征”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猪只长期摄入霉菌毒素可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降低,较容易发生疫病。在猪场日常管理中和猪高热病控制过程中饲料应添加能吸附多种霉菌毒素的改性硅铝酸盐类吸附剂。

    4 保持栏舍清洁卫生。猪栏要干净,并经常消毒;猪要吃饱,饮清洁水;猪舍通风朝阳,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防暑、驱虫(蚊子、苍蝇等)。

    5 定期驱虫。蛔虫、鞭虫等内寄生虫能损害机体免疫系统,使猪群抵抗力下降,应在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2周后,选择对体内外寄生虫效果明显的驱虫剂进行驱虫。

    6 科学治疗。猪若发病,有条件的话,尽量先做药敏试验再用药,以减少养殖户的治疗成本,还可有效防止滥用抗生素。一般情况发病猪可试用头孢氨苄霉素按每千克体重20毫克,分开不同部位肌肉注射,每天2~3次,连用5天,怀疑有弓形体存在的猪场也可使用长效磺胺类等药物,同时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减少应激和配合治疗。

    7 应用血清治疗。如果病猪混合感染未确诊病毒、猪瘟等病毒性疾病,则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使用痊愈或耐过猪血清、抗菌素猪瘟病毒品走私案血清进行控制。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