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省会这次和生物产业———继信息产业之后又一个能够创造财富神话的产业———愉快牵手,人们有理由期待高举“中国药都”大旗已近5年的石家庄有一个华丽转身。
1、机遇 当“药都”遇到生物产业基地
“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仅有三家,而石家庄最终得以和深圳、长春两个医药产业实力不俗的城市站到了一起!”12月22日,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旭一边诉说着两个多月前在深圳举办的全国高交会上国家有关部门宣布石家庄入选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时的情况,一边对记者说,“成为国家首批生物产业基地,我们‘蓄谋已久’!”
2002年4月石家庄亮出“药都”名片引来八方瞩目,2003年石家庄根据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递交了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申请,“我们是全国第一个!”
而最终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之所以能够落户石家庄,也是背后的实力作证。
相对于深圳与长春单纯的生物高新技术优势,石家庄综合了传统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两方面特点。众所周知的是,华药和石药的维C产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占全国的60%;华曙药业的土霉素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而华药集团金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则是从事高科技、高附加值生物技术药品的研究、开发与生产,是我国符合国际GMP标准、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现代化模块式生物技术产品产业化基地。去年,石药集团研制成功全国第三个、我省第一个国家一类新药———恩必普。这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现已获得多项专利,填补了石家庄制药业的一个空白。
“这无疑意味着省会‘药都’建设驶上了生物产业发展的快车道。”12月22日,河北科技大学生物与工程学院院长仪宏如此对记者形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落户石家庄的意义。
在仪宏看来,现在的生物技术,类似于八十年代的IT业,“你能想象当时的小学生丁磊,二十年后依靠IT产业成了财富英雄吗!”他预言生物产业将要接IT产业的班,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正如仪宏所言,生物产业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目前已开始步入快速增长阶段。据统计,近三年世界最新注册的生物技术企业相当于前30年的总和。有人估算,生物技术产业的市场容量大约是IT产业市场容量的10倍,并提出生物技术产业的“黄金期”很快就要到来。
有关资料显示,在目前世界生物产业中,生物医药产值占现代生物产业产值的70%以上,处于主导地位。而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也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极强生命力和成长性的新兴产业。
这对2004年医药产业完成的销售收入分别占到全国和全省同行业总额的8.86%和92%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中国药都”石家庄,无疑是巨大的机遇。
华北制药金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姜杨总经理,从科研机构对生物制药产品的信心中,体会到了现代生物制药的大发展。
作为我省第一家现代生物技术制药公司,几年前在金坦公司刚刚起步时,许多和公司合作的科研机构,都希望公司能够一次买断他们的科研成果,而如今合作时,科研机构通常是要求从产品的提成中获益。
“把生物产业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成石家庄市的一张靓丽名片!”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市委书记吴振华在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动员大会上如是说。
2、嬗变 “药都”能否走向“药谷”
石家庄四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曲继广,在年初的一次会议上点出了建设“药都”的软肋:目前石家庄的原料药收入占全省的90%以上,但效益却不高。
从去年初开始,石油价格和其他原材料价格的上扬,导致了原料药生产企业成本急剧攀升,国内几大原料药巨头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产量在成倍增加,利润却在不断下滑。
华北制药2004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销售收入412421万元、利润总额10499万元、净利润5915万元,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4.84%,净利润却大幅下跌。
华药对于利润下降的原因解释为,2004年受医药市场影响,公司主导产品价格持续在低位徘徊,销量下降,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整体盈利能力下降。
原料药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导致了国有重点企业效益比其他企业下滑得更快。石家庄制药集团、华北制药集团等企业利润分别下降了50%以上。
有分析认为,成本上涨对于原料药企业产生利润困局只是一条导火索。原料药产业在抗生素等几大产品领域因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带来的负面效果正显现出来,这是推动原料药巨头战略调整的一大内在原因。
显然“药都”不能用大吨位、高成本、高污染来支撑。
张旭告诉记者:“中国药都”的内涵应是一个不断发展和递进的概念,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应有不同的内涵;与此对应的“中国药都”的目标也是一个逐步演进、分阶段到位的过程。
12月23日,记者见到姜杨时,她刚刚从上海考察归来,上海的张江药谷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的许多制药厂跟人家比起来,还有较大差距!希望这次应借国家产业基地的东风,‘药都’建设走‘药谷’模式!”
“药谷”是一个形象的称谓,主要指从事生物工程药物、中药等研发生产的园区。而让各地“药谷”保持旺盛建设热情的主要原因,无疑是生物医药被看成是继信息产业之后下一个能够创造财富神话的产业。
年初,石家庄制药集团在内蒙古托克托县建立的抗生素原料药产业化基地正式开工试生产。
石药集团董事长蔡东晨表示,石药内蒙古工业园区建设只是该集团实施“西部转移”战略的第一步,今后石药将充分利用西部的政策和优势,大力实施产品结构调整,将石家庄本部能耗高、成本高的发酵生产逐步向西部转移,将石家庄的生产线转产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
目前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批准的生物医药园区(包括已建立的和正在筹建的)有50多个,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吉林、四川、湖南、湖北等25个省、市、自治区。
而此次“生物产业基地”的落户,无疑为省会“药都”向着“药谷”的嬗变提供着最有力的支撑。
3、动力 现代生物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现代生物技术无疑将成为这次“中国药都”转身的原动力。
“市场压力太大了!”连日来,记者在采访中频频听到这样的声音。“这两年是1999年抗生素市场开始全面竞争以来最激烈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除原来的华药、哈药、石药、鲁抗“四大家族”外,河南华星、四川蜀中等制药新军也参与到这次大战中。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盘尼西林用金条换,而现在普通的青霉素每支还不如一根冰棍!”仪宏以此说明目前以青霉素为代表的抗生素生产的低门槛,“由于技术门槛太低,众多的生产企业大打价格战,因而产品附加值极低。”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号称“七十年青霉素五十年华药”的华北制药集团的“转身”之作,下属的金坦公司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完成的“华北吉姆欣”,从1997年投入生产以来,仅几年时间就收回了巨大的研发成本。
“这些现代生物技术药物是大分子,结构复杂,只有通过临床,才能检验是否仿制成功,不像化学药,只要结构一样就功能一样,由于技术门槛较高,因而产品附加值也较高。”姜杨告诉记者,该公司生产的现代生物技术药物上市销售以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而美国安进生物技术公司依靠拥有专利独占权的现代生物制药产品,在短短20多年间一跃成为股票市值达800多亿美元、年销售收入近80多亿美元的大型跨国公司的神话,更是被业内所津津乐道。
12月23日,记者见到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中心的贾茜副主任时,她正在为《河北化工》杂志撰写题目为《华北制药集团生物制药产业化发展之路》的文章。
她告诉记者,如今华药经过十几年,投入上千万搞现代生物制药研究,正试图悄然从价格战泥潭中抽身而出,把目光锁定在更长远的发展空间。正如华药董事长常幸所言"医药企业只有及时地按照人们用药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贾茜负责的华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几个项目,均被列入国家的科技部"863"计划或"十五"重大项目。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VC原料供应国,目前,国内大规模生产VC的医药企业有四家:华北制药集团维尔康制药、中国石药集团、东北制药集团和江山制药。
从产能上估算,2004年全球VC的产能接近12万吨,而我国上述四大家将占到8.2万吨,约占全球产能的68%,其中维尔康1.5万吨。这主要得益于只有我国生产VC采用"绿色"发酵法。
"我们的工作就是以完整基因组序列为背景,研究重要的维生素生产菌株的代谢功能基因及代谢途径,为VC生产菌株的遗传改造和定向育种提供最直接的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改造传统的两步发酵法工艺。"贾茜告诉记者,医药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夺取战略制高点关键是用现代生物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
而这正是石家庄打造生物产业基地不同于长春、深圳的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