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在许多意义上是一个调整年。经济在调整中求发展,政策在稳定中求变化。人民币问题、通胀走势、宏观调控、银行改革和三农问题,这五个方面的变化将主导2005年中国经济的走势
2005年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来说,可能是一个调整年。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多年,投资出现过热后的调整。经济中一些深层次问题积累多年,政府开始着手加以解决。许多问题非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年便能解决的,政策的出台也有时机、效果的不同。笔者认为下面五个方面的变化将主导2005年中国经济的走势。
一、人民币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的公报为2005年经济政策定了基调,但是最重要的政策变化却尽在不言之中。人民币盯住美元政策会否做出调整,是2005年的第一大看点。美元在过去两年对欧元下跌59%,以贸易加权计算下跌29%,人民币也随之对其他主要货币大幅贬值。盯住美元政策在历史上对稳定金融体系、加强出口和引进外资起到过积极正面的作用,但其负面影响也日显突出,尤其是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中国自身的货币政策的发挥,并助长了通胀势头。但另一方面,海内外对人民币升值的炒作又限制了政府政策的出台。
人民币走出盯住美元政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没有一个大国可以将自己的货币政策话事权长期交予他人。而政策出台的时机是一个政府的政治决定,同时海外热钱的流入及国内媒体的炒作对决策的时机有影响。2005年上半年出现变动的可能性较大。变化的重点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辅之以3%-5%的小幅升值。
二、通胀走势。通胀的回落像上升一样突然,原因也是一样的:粮食。粮食价格在今后12个月内回落已成定局。不仅国内粮食生产出现六年来首次反弹,全世界都遇上了丰收年。不过政府并不希望粮价回落过多,提高农民收入是一项国策。更大的问题是生产成本(原材料、电、水、煤、交通、租金、工资)最近涨了不少,会不会传导到下游产品,导致消费物价指数上扬,经济学家对此众说纷纭。至于医疗、教育、法律、中介等服务业价格,肯定还会涨。
物价在2005年回升的空间比下落的空间要大。"除了粮食不涨,剩下什么都涨"可能成为2005年的风景线。另外,瓶颈现象也在以不同形式表达经济的供需失衡。根据生产物价指数判断,除非全球原材料和石油价格出现大规模下降,中国的消费物价指数2005年有可能升回5%-6%,甚至更高。通胀如果居高不下,加息压力便很大。
三、宏观调控。调控形式已从暴风骤雨般行政干预转为市场主导型措施,重点在货币政策和土地政策,以持续微调为主打。尽管政府在政策基调上仍十分审慎,但银根已明显放松。无论是中央新批大型项目还是地方上的工业、地产项目,投资趋回暖。中央政府追求"平稳较快的增长",显示它在增长速度上有更宽容的态度。年初的宏观政策呈审慎的宽松,年内走向则取决于投资的增长、通胀的走势、基础设施瓶颈状况。
"有保有压"在地方主义盛行的中国很难得到有效的贯彻。今日地方上的投资冲动和一年以前并无本质区别。最终结果可能是该保的保了,不该保的也保了,"压"却流于空泛。投资的强劲反弹,使通胀死灰复燃,瓶颈状况进一步恶化,迫使北京再踩刹车。估计宏观调控快则三四月份,慢则年中会再次展开。到时在投资带动下经济可能有新一轮减速。
四、银行改革。2004年政府向两大国有银行注资450亿美元,年内还扩大了银行利率的自主浮动空间,并有几家外资入股中国的银行和其他金融企业。不过银行改革在2004年似乎雷声大雨点小,一场信贷的疯狂扩张和随之而来的调控淹没了银行的结构性改造。在2005年,注资行动可能还会有,外资入股也还会有,上市能否成功取决于市场气氛,但是银行改革是否成功取决于各银行能否建立起一套以市场为导向,以利润为目标的具有自我风险控制能力的现代银行企业。
离2006年对外资银行市场开放又近了一年,但中国银行的准备工作似乎很不充分。从运作模式到风险控制能力,从成本削减到企业管制,许多方面需要改进。注资、外资入股、上市都是形式,是过程,最终必须落实到利润率的提高、信贷风险的降低,简言之竞争力的增强。2005年可能又是一个失望。
五、三农问题。农民收入在2004年出现转机。农产品价格出现1996年以来罕见的双位数上升,粮食价格上升尤为瞩目。同时,农民进城打工人数持续增加,民工的低位工资从去年夏天起明显改善。这些体现在农村消费的强势上。但是必须看到,农产品中长期价格的上升趋势并不明显,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偏慢,农村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有待通过工业化、城镇化消化。
农业问题出现转机,但情况并不稳定。全球粮食丰收和中国种植面积增加都给农产品价格带来压力。化肥等生产成本上涨和运输瓶颈现象更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困扰。另一方面,中央在三农问题上下了很大决心,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出台、实施中。如不出现重大天灾人祸,三农问题会有进一步明显改善。
总之,2005年在许多意义上是一个调整年。经济在调整中求发展,政策在稳定中求变化。
陶冬